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鬼时评
老鬼时评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899
  • 关注人气:75,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一小时”能否演化成每一个人的“60分”?

(2011-03-08 17:52:15)
标签:

杂谈

“地球一小时”能否演化成每一个人的“60分”?

朱少华

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在全球开展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一项公众环保大行动。今年以“熄灯一小时+你的环保改变”为主题的活动,号召全球参与者除了在3月26日当天20:30-21:30熄灯一小时之外,并为环保做出一个力所能及的行动改变。

 

如果说这是作秀的话,这该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场秀了。在去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全球共有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的参与,其中包括 73个国家的首都、世界十个人口最多城市中的九个,以及北京的鸟巢、水立方、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世界金融中心、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内的全球地标建筑都关灯一小时。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更是积极参与,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杭州、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昌,长春,沈阳,临江,郑州,成都,大连,石家庄,佛山、顺德,珠海,香港,澳门等都记融入到了这个活动中。去年如此,而今年肯定更胜一筹。

 

这个活动有“作秀”的成分,但成果更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大大提醒了人们的节能意识,低碳意识。能够让人们自觉的做到节约能源,珍惜能源。但是对于这种“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我们国家基本上都是“政府在行动”,往往都是政府一声令下,城市统一拉电,大家都就“地球一小时”了。应该说这样的由政府主导甚至强加的“地球一小时”不仅让其意义“打折”,更难以体现这个活动的初衷。实际上“地球一小时”活动从诞生起,就是社会的,民间的和个人的一种自觉行动。在“地球一小时”的诞生地——澳大利亚悉尼,每到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成千上万的家庭就会很自觉的关灯一小时,而所有企业更是一样。

而在我们的“地球一小时”中,级别是政府统一行动往往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去年某市供电部门在停电一小时中,电话都被打爆了。值班人员不仅要不停的解释,更要苦口婆心的耐心劝解。老百姓不理解抱怨还好说,一些官员甚至领导干部也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乱弹琴”,电力又不能储存,这种临时性的关灯停电,不仅不会减少生产成本,只会造成电力的浪费。但是真是这样吗?一位电力专家说,群众如果关闭一般的照明电源和家用电源,所需电流在通过电厂终端具有自动调节装置时,负荷减少,电厂就会自动改变发电量。也就是说,我们提倡节约用电,开展这种“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可以节约电力,能减排降耗,也根本不会造成电力的浪费.

 

因此,现在把由政府主导统一的“地球一小时”能够尽开演化成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的“自发性”的“60分”才应该是目的。我们不仅要在每年的这一天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更应该利用一切时机关灯停电,节能降耗。能把政府和城市的“地球一小时”演变成每个人的“60分”,再由每个人的“60分”扩大到“80分”、“100分”。这不仅是数字在放大,这项行动所创造的奇迹更在不断放大。在“地球一小时”中,城市黑暗了,市民们的家庭关灯了,但在这黑暗和宁静中蕴藏着一种蓄意勃发的力量,这力量更能创造更多的神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