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请客后门借粮”的事情该谨慎了
(2011-02-23 17:05:27)
标签:
杂谈 |
“前门请客后门借粮”的事情该谨慎了
朱少华
“过去几年,广州在治理城市、治水、治空气、商业、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是历史的跨越,但是在改善老百姓的收入这方面没有多少跨越。”昨天,广州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一次分配中百姓收入占GDP比重过低,贫富悬殊很危险。他还说,广州亚运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很大。“总投资2577亿元,其中广州投资1950多亿元,带来债务2100多亿元。”他很担心,背着这么大的债务,广州搞民生的钱不知从哪里来。(据2月23日广州日报)
钟南山的发言主要讲述的是亚运会广州投入很大,国家应该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不然,为办亚运会广州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民生建设。这话说得很实在,而从钟南山的发言中我们还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亚运会的账务收支问题。如果单从经济效益上看,这届广州亚运会是亏损了,而且亏损的相当严重。债务就背上了2100多亿。但从长远效益和国际影响来看,这笔钱却是花的值了,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原亚组委宣传部部长罗京军曾经激动地表示,广州如果没有亚运会,就绝对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
但是长远利益、国际地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仅很遥远,更是很虚的东西。而相比之下老百姓更关心的是实际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是热热闹闹的亚运会过去了,给老百姓留下的除了一些美好记忆外,几乎很难找到一些实惠的东西。相反,因办亚运会留下这么多债务不仅要老百姓还,更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这点来说,正应了民间的一种说话,前门请客,后门借粮。办亚运为国争光,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地位,但搭进去的却是民生的实际利益。说出这样的话也许要犯“政治错误”。但这却是我们无法绕过去的一道坎。
近年来我们社会上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热潮,城市要发展繁荣,要产生国际影响争得国际地位,就要办国际性的运动会、商务会、论坛和各种各样的国际性的活动。除掉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外,各地方城市经办各种“国际活动”可谓多如牛毛。而且许多城市在举办这类活动时往往都要加入一些“政治因素”。有了这种“政治因素”就形成了“一切以此为中心”,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的借口。在举办这类活动中很少算甚至根本不算经济账。不少地方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外国人,“产生国际影响”,更开出许多优惠待遇,甚至只要外宾能来,吃喝住全包,还赠送相应的礼品。使得国家在不久前专门下发了通知,对种种“国际会议”接待进行规范。
我们城市需要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但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绝不是办几个国际性的活动,邀请一些外国人到来就能产生的。而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和文化内涵,也就是“面子”和“里子”的协调问题。老百姓“前门请客,后门借粮”不是娶媳妇就是嫁闺女,图的还是更好的生活,这个账怎么算都划得来。而我们城市往往是为了“请客”而“请客”。只要能产生国际影响,有了国际地位就在所不惜了。如果为了“国际地位”而背上沉重的债务,使民生质量下降,即使产生了国际影响、国际地位又有什么意义?最近香港要投资60亿元申办2023年亚运会,结果被立法委财务委员会否决。这个实例应引起我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