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奶粉“皮毒”不能全部检测只因为费用高?

(2011-02-17 18:18:58)
标签:

杂谈

奶粉“皮毒”不能全部检测只因为费用高?

朱少华

 日前,农业部下发“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计划)和“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两个文件。此次安全监测计划提出,除所有抽检样品都必须检测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样品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而且,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监管计划更具体,要求更严格”。(据2月17日新闻晨报)

 

提起国产奶粉绝大多数消费者只是对“三聚氰胺”心惊胆颤心有余悸,可没想到奶粉中还隐藏着一个更恶毒的杀手——皮革毒。据资料表明,奶粉企业即利用皮革下脚料或是动物的皮毛、脏器等,经水解技术而生成的一种蛋白粉,将其掺入牛奶或奶粉中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这样的“皮革水解蛋白”中含有重金属铬,如果被人体吸收、蓄积,可导致关节疏松、关节肿大,造成人体重金属中毒。也可以说这种毒素比“三聚氰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因为还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其影响远远不及“三聚氰胺”,而我们的监管部门似乎也就有理由不那么重视了。

 

自从“三聚氰胺”出事后,国家就对奶粉产品取消了免检称号,特别规定奶粉企业必须批批要进行“三聚氰胺”的检测。“三聚氰胺”成了眼中钉,而这个威力远超“三聚氰胺”的“皮革奶”却并没有成为肉中刺。在去年之前,监管部门要求抽检样品的三分之一进行皮革水解蛋白检测,而今年“监管计划更具体,要求更严格”,抽检样品却下降成了30%。这到底是严格了还是放松了?这个规定实施后也就是说,市场上有三成奶粉是经过了“皮革水解蛋白质”检测的,是安全的。而另外七成就是没有经过检测,也可以说是不安全的。更为要命的是普通消费者根本无从知晓那个产品经过了检测,那个产品没有经过检测。也就是说奶粉安全对于消费者来说全靠“撞大运”。

 

至于为什么不能全部检测,农业部相关官员给出的理由非常“雷人”:他们全年要进行6450批次的抽检,而检测一批样品的费用就要几百到近千元不等。而全国各地像他们这样的检测中心有40多家,全部都检测的话费用特别大。也就是说不能检测的原因不怪设备,也不怪技术力量。怪就怪“花不起钱”。作为专门负责监管奶粉安全的政府部门都花不起钱,一般消费者就更是“螳臂当车”了。说出来像笑话,听起来像传说。居家过日子的人都知道,什么都能马虎,唯有这吃的东西马虎不得。但是现在因为“花不起钱”堂堂的政府监管部门竟让占国家全部产量七成比重的奶粉“糊里糊涂”的上市了,这个庞大的数字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呀?由此笔者也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的妈妈会上澳门抢购奶粉,毕竟谁也不想用生命和国产的奶粉赌一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