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成“牛皮癣”能唬住谁?
(2011-02-09 16:21:21)
标签:
杂谈 |
《通告》成“牛皮癣”能唬住谁?
朱少华
2月8日,正月初六,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宫小村还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氛围,村头电线杆上在前一天贴出一张宫集镇政府的通告,敦促组织、携带儿童外出乞讨(黑话称为“带香”)的人在10天内向公安机关自首,否则严惩。媒体记者在近日被称为“拐卖虐待儿童乞讨据点”的村庄,暂时没有发现残疾儿童,村民也觉得拐卖虐待儿童乞讨的人近年来在不断减少,但前村支书称,以前确实曾有村干部出门“带香”。(据2月9日东方早报 )
2月7日关于宫小村残疾童丐的新闻刚刚挂上网络,不到24小时,当地就发布了“调查报告”,“报告”声称并未发现当地有虐童现象,与此同时,《关于严厉打击组织、携带残疾儿童外出乞讨的通告》也爬上了电线杆,《通告》要求组织、携带残疾儿童外出乞讨牟利者十日内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否则严惩。这样的反应速度和工作力度让人不得不佩服。按说当地有这么强有力的工作态度,这个缺德带冒烟的拐骗儿童充当童丐的问题早该遏制并杜绝了,但是看看现状非但如此,问题却愈演愈烈,现在不仅宫小村有,而且已经辐射到周边乡村,甚至已经形成了几乎是产业化的规模。难道这里的人都是聋子不怕累?都在拿手铐、法律当“儿童玩具”?
这里的拐卖虐待儿童乞讨问题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一些村干部也沦为“带香”“香主”?正是因为许多年来这里打击和治理工作态度暧昧,甚至“习惯成自然”。官方的暧昧态度也让老百姓的价值观产生了偏差。只要能挣钱,会偷的也会跟着偷,会骗的跟着骗。有残疾孩子的带着孩子沿街乞讨,没有残疾孩子的坑蒙拐骗甚至人为的制造残疾儿童也去“发家致富”。不以为耻反以为能,为荣。而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这种缺德犯法的产业做大做强,甚至闻名一方,“示范”一方。如此是非颠倒也正是因为政府的通令,甚至国家的法律在这里都成了“牛皮癣”了。现在这里还在希望“牛皮癣”能让那些不法之徒10日内自首,不仅是天真,更是一种荒唐和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