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乳品行业“重审生产许可证”也能导致价格普涨?
朱少华
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的通知,全国各地陆续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称此举不仅会加速奶制品行业的重新洗牌,也将导致乳制品价格普遍上涨。(据元月24日新京报)
任何事情特别是常识问题都有一个合理的逻辑,合情合理,让人一看就明白。可是这个“乳品行业重审生产许可证或致价格普涨”的消息就让人看不明白了。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必须要有生产许可证,而许可证的办理和重新审核也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一项正常业务工作。就是在办理或重审过程中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对企业来说也是正常的管理费,属九牛一毛,企业完全可以粗略不计。怎么现在乳品企业需要重新审核一下生产许可证,也可能导致价格普涨,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原来的乳品企业都没有生产许可证?或者是政府部门的“重审费用”高到“天价”了,导致乳品企业承担不起不得不靠涨价消化了?
而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的发言就更有“意义”也更有最权威了。理事长说,根据合法生产许可证,有些企业要进行改造,增加大批投资。另外,所有产品出厂批批要检验,这将增加检验费。这话说的傻子都明白,现在要办理“合法的生产许可证”,就需要企业“进行改造,加大投资”。企业增加投资,产品只有涨价了。可这个“合法的生产许可证”很让人费解,难道这生产许可证还有“合法的”和“非法的”之分?原来的为什么就不需要“进行改造,加大投资”,难道说原来的都是“非法的生产许可证“?
自从那个著名乳品企业倒台以后,国家已经取消了食品行业质量监督上“免检”做法,国家质检总局更是在2008年9月18日就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乳品企业必须批批都要检验有毒有害物质,这个“紧急通知”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怎么现在要重审生产许可证了,厂家们才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要“批批检验了”,更要“增加检验费”了,可这过去的两年多为什么没有人声张?是乳品企业们都做了“无名英雄”,有苦都咽到肚子里了,还是压根就没有做到什么“批批要检验”?
也是自从那个著名的乳品品牌倒台后,我们国内的乳品不仅一蹶不振,更是常常出事,以至于现在老百姓甚至都“谈奶色变”了。日前还有“业内人士”出面呼吁,国外的品牌奶粉暴利,国人应该爱护自己的民族品牌,消费自己的奶粉。这个道理老百姓都非常明白,可消费国产奶粉不仅需要人民币,更需要胆量,甚至需要“为国捐躯”的勇气。老百姓有那么高的“觉悟”吗?而现在从这位理事长的言谈话语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奶粉企业根本不是在痛定思痛,而是继续在和消费者忽悠,甚至在用价格要挟老百姓。既然重审还要花钱要改造,那你们就不要重审?老百姓也不买不消费你们的奶粉,这该不至于被追究法律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