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能减排”是“勒裤腰带”还是“扎脖子”?

(2011-01-12 16:03:41)
标签:

杂谈

“节能减排”是“勒裤腰带”还是“扎脖子”?

朱少华

 

截至昨日,河南林州市已停止供暖5天。该市邻近河北,近期属全年最冷时期,气象预报显示,11日林州最低气温为-10℃。据林州市长热线回复:林州今冬将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停止供暖。1月8日开始,热力公司已开始全额退还市民的供暖费。5日停暖后,市内各大机关单位给员工做安抚工作,防止他们向上反映。(据1月12日新京报)

 

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性的考题,居家过日子,都知道要勤俭节约,学会过紧日子。用老百姓的话说也就是要“勒紧裤腰带”。在不影响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又能做到勤俭节约。这也才能成为一种美德。但没有任何人愿意“不勒紧裤腰带”而“扎脖子”。用“扎脖子”的办法来厉行节约,“成果”肯定大了,但是人还能活吗?这样的节约又有什么意义?原以为这么简单的常识问题不会有人愚蠢到“扎脖子”,可现在我们看看林州市的做法,为了节能减排,竟然不顾群众生活的实际需要,甚至不顾学校、医院的特殊情况,全面停止了供暖。这样的做法和“扎脖子”为节俭有什么区别?

国家提倡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是为了我们的国民经济能持续有效的长期发展,也是要求各地方能学会“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节能减排既要不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不让企业蒙受损失,而社会还能够健康的发展。同时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击任务。而林州市却把这种长期工作演绎成了“死任务”,企业停掉,有暖也不准供,迫使一些单位、甚至各家各户开起了小锅炉、土暖气,如果从政府的统计报表上看,能耗和排放量下去了,而官方的成绩上去了,但实际上这些小锅炉、土暖气对能量的消耗和排放量远远超过于集中供暖,这到底是“减排”,还是“增排”?而同时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困难又岂是一个“苦”字了得?

林州市为什么“扎住”老百姓的“脖子”也要完成节能减排的“死任务”?是完全为了国家的节能减排计划吗?非也。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各地、各部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无条件完成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否则将被问责。也就是说,如果官方逾期没有完成指标,就要被追究责任,甚至乌纱帽就难保。但同时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要求,节能减排绝不能影响到群众生活,不能靠短期的“突击行动”。要科学、合理、有序,不能简单拉闸限电,更不能停限居民生活用电、采暖和公共设施用电。这两个规定看来有点矛盾,但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因为节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为了节约就“扎脖子”这不仅是违背了节约的宗旨,更是一种极端的愚蠢和荒唐。

由此可见,林州市名为完成任务“保减排”,其实就是为了保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为保乌纱帽就不顾老百姓的生活,不顾学生、病人们的安危,甚至不顾一切了。大概林州市的官方也感到自己的这种做法“理亏”更“拿不到桌面上”,就索性让各大机关单位给员工做安抚工作,防止他们向上反映,真是机关算尽。如此明知故犯,停止供暖不仅寒了人身,更寒了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