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的招待费更应该成为“无烟区”
(2011-01-09 17:46:24)
标签:
杂谈 |
党政机关的招待费更应该成为“无烟区”
岳粹景
中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承诺将在1月9日起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目前,各地正在为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作准备。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相关部门政企不分、烟草涨税不涨价、烟草文化难以改变等原因,禁烟道路依旧任重道远。(据元月9日山东商报)
几年前曾经流行过一个段子,一地方领导召集单位部门的头头开会,见会场上几乎所有头头都抽价格很昂贵的“软中华”,就顺便问了一句,这种烟多少钱一盒?结果,这些头头们都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最后还是领导的秘书小声对领导说,局长们抽的这烟基本上都是部门单位离得招待烟,领导都不是经手人当然不知道价格。这虽然只是一个段子,却也是很多党政机关头头们吸烟“特权”的真实写照。对于社会上来说,现在高档烟也同高档白酒一样,吸的不买买的不吸,而党政机关的招待烟更是市场上的消费大户。
党政机关里的招待烟甚至远比招待酒消费量更大,因为招待酒只有在饭局上,在宴席上消费。而招待烟不仅是饭局上宴席上的必备,单位领导、部门头头甚至一般的办公室科室负责人,只要有这个嗜好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消费。就是招待来宾也可以不分公私,所谓“烟茶不分家”吗。前年《现代快报》有一条消息,在江苏常州各乡镇和一些政府机关,不管是接待还是办事首先扔出一包中华牌香烟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常州市的郑陆镇,镇党政办公室的“香烟领用”文件夹上清楚地记录了该镇一个月用于招待的中华烟达到280条之多。(现代快报2009年4月10日)
一个小小乡镇,一个月用于招待的中华烟达到280条之多,那一年是多少? 常州各乡镇该要“消费”多少中华烟?那么正江苏省?全国呢?而现在烟厂们为了占领这个市场,大肆开发高档香烟,一些什么“至尊”“精品”的价格已近远远超过软中华,更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接待上的“指定用烟”。去年案发的周久耕就是因为办公桌上一盒“九五之尊”而引火烧身,而这烟恰恰也是人家单位的招待烟。就在记者刚刚采访的新闻上,1月6日,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现场上,一些人照样吞云吐雾悠然自得,我们除了唾弃这些人的品行外,更不由得要问上一句,这些人的烟也都是自己买的吗?
政府的“三公”消费中,烟虽没有单立名目,但不可否认公费吸烟已是“三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别的消费多少还能与公务接待上沾点边,可这个烟草消费不仅有违国家的禁烟规定,更有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与热情待客宗旨更是背道而驰。放眼全球,大概也只有我们这里把香烟当成政府机关的公务接待品,我们拿香烟招待客人,与其说是热情,不如说是一种“谋杀”。而这种怪胎每年还要我们纳税人承担数以亿计的费用。这是何等的荒唐?
现在国家已经向世界承诺在1月9日起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而这个公共场所理所当然的包括所有党政机关办公场所、会议室和接待室等。这些地方禁止吸烟,也就是说香烟在公务接待上就是“非法”的。更没有公费买单的道理。也可以说只要政府部门下决心能把这个工作做好,将会对整个社会的不良风气造成重大的影响。但同时也会给烟草企业特别是高档烟草的销售带来致命的打击,更会影响到一些地方的经济效益。这次禁烟会不会重蹈几年前的覆辙,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