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进的监控下何以养成了最腐败的群体?
(2010-11-22 17:17:19)
标签:
杂谈 |
最先进的监控下何以养成了最腐败的群体?
朱少华
湖南省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最近因集体贪腐曝光而被网友称为“史上最肥科级单位”。这个小小的科级事业单位,770多名干部职工中竟有超过百人涉嫌贪污受贿,55人被立案调查。从主任罗喣龙到8名副主任、党组成员,以及下属各站点站长、班长,高、中层干部几乎“全军覆没”。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还有一套最先进的监控设备,这套系统是2007年耗资5000万元建成的,除“矿征办”几位领导外,系统终端还直接接到了耒阳市财政局和有关市级领导办公室。(据11月22日新华网)
在产生腐败问题时,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监督监控。很多腐败行为之所以能够形成甚至长期存在,关键问题就出在监督监控上,上级领导不知道,监督部门不知道,群众也不知道。但是这个案子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一个政府管理部门竟然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一套最先进的监控设备,这样的大手笔恐怕足可以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府机构相媲美了。按照这套监控设备的性能,单位领导和上级部门别说能完全清楚下属机关办事人员的一举一动,就是办事人员在工作时间打个盹恐怕也逃不过领导的眼睛。
但是,也就是在这套监控体系下,这个“矿征办”却炼成了“史上最腐败的单位”。上至头头脑脑下到一般干部甚至职工几乎“全军覆没”了。奇怪吗?看是奇怪其实一点也不新奇。一个政府部门或单位要保证清正廉洁,守法奉公,需要一套先进的监控设备和体系,但有了这样一套“硬件“后,更需要一支忠于国家忠于职守的干部职工队伍,而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无论是监控、监管和监督都才能真正的形成力量。
但是我们看看这里的这个“矿征办”,因为“矿征办”本身属于“肥缺单位”,其主要领导本身也是缘于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而就任。而在“矿征办”的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中,更有许多人是来自于市直各部门和乡镇领导的亲属子女。也可以说他们并不是为了工作而走到一起来了,而就是为了利益而走到了一起。有了这样的关系必然会形成工作上“相互关照”,“相互支持”,以至于“共同发财”了。在利益上共同分享,在“斗争”上会共同对外。这也就是5年间,“矿征办”的问题不断,却没有开除过一名员工——因为在这个利益链条中,他们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相互依赖关系。
而在这样一个利益共同体中,他们必然会精诚团结,配合默契。职工们有了发财的机会当然不会忘记他们的领导,领导们看在白花花的银子份上也更加对这样的腐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腐败不仅成了维系他们的利益链条,甚至已经成了他们共同的事业。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说,他们是腐败,是在触犯党纪国法。而在他们内部看来这样的集体分赃不过就是一次很平常的例会罢了。这也就是他们数次分赃却还把此称为“超产奖”“奖金”,甚至还厚颜无耻的把领导班子召集到一起称着“集体决策”的原因。可以说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个“矿征办”早就不是什么政府管理机构,而是他们自己发财的“产业”了。
其实,这个“矿征办”的腐败案例不过是腐败窝案的一个“麻雀”。不正常的机关,不正常的领导,再加上不正常的干部职工关系,必然酿成不正常的事件发生。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单位领导本身就是利益汇集的产物,他必然会利用手中的职权把自身的这种特点放大,在单位里形成一种“墨”的效果,进而以自己为中心染黑了一大片,甚至形成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融的利益联盟。这样的腐败现象不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更大,更会给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困难重重。因此,现在对这种“腐败联盟”不仅要反要铲,更要将此当成一个典型案例,让所有政府部门都来对照一下,解剖一下,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