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人编制54人上班70人领饷是典型的“靠权吃权”【发:今日早报】

(2010-10-15 16:32:53)
标签:

杂谈

8人编制54人上班70人领饷是典型的“靠权吃权”

朱少华

近日来,临渭区一些经营不善的网吧接到该区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口头警告,如再不交纳拖欠的罚款,有可能被关门。据悉,这个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编制只有8人,但单位实有54人上班,近70人在册领工资。(据10月15日西安晚报)

 

奇怪吗?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企业单位,估计老总不是大脑进水了就是弱智。因为企业要靠效益发工资,人浮于事人员臃肿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继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而这里的政府机关似乎就没有那么多的担心了。有编制的财政发工资,没有编制的手中有权利,依靠手中的权力从社会上滥收费甚至罚款中发工资。上面这家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就是最典型的“靠权吃权”单位,网吧老板们纷纷抱怨这个办公室收取的“管理费”太高,甚至让网吧无法经营,而这个办公室的负责人却矢口否认没有收“管理费”一说。既然没收管理费,那超过编制人员将近十倍的人员工资从哪里来?

 

在时下一些地方这样一种现象非常普遍,那就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特别是执法的权力“扩充队伍”,照顾人情关系,把七大姑八大姨都笼络到身边,然后再用手中的权利祸害社会,靠权吃权“变现发工资”。他们名义上是加强管理甚至是严肃执法,实际上就是靠这种管理或执法“创造的效益”发工资,甚至充实单位的小金库。由于他们的管理和执法完全是为了经济效益,这就形成了一种怪现象,只要给钱什么都好说。对于一些违章违法的现象,他们甚至还有意“放一马”,为的就是“培养”罚款的市场,能够“可持续”的创造效益。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虽然不断的提高“管理费”,不断地“加强管理力度”,网吧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的原因。

 

“靠权吃权”不仅严重败坏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更亵渎了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为了一些领域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和发展,更好的为群众和社会服务,国家耗费了大量智慧和精力制定了制度和法规,并设置这些机构,为了就是让地方能够很好的执行和监督。但现在却让这些地方的政府部门用来“换工资了”。这不仅是赤裸裸的以权谋私,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腐败现象。这些地方之所以敢这样大肆扩充队伍,把手伸向社会吃拿卡要。除掉一些人目无法纪和制度外,更是因为地方监督的乏力,“靠权吃权”的环境不仅太宽松,“吃的”也太容易了。有道是一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既然大家都是“靠权吃权”的受益者,谁还会跟这种现象“斤斤计较”呢?

 

事实上这种“靠权吃权”的现象在其他地方和部门也大量存在。市政部门罚款了,收取“管理费”了,可这些费用真正能公开和利用到市政方面的有多少?现在全国几乎所有市县环保部门人员都严重超编,而“光吃粮不打仗”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的工资从哪里来?名义上是自筹资金,自己创收解决。而实际上就依靠收取的排污费、管理费甚至罚款中解决。不少单位还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在编人员是“一等员工”,扩充在册的是“二等员工”,而“三等员工”就是零时工。单位的工作主要靠“二等员工”和“三等员工”完成。有编制的员工不仅工作清闲,而且吃头份拿头份。靠权吃权,甚至现在已经形成政府部门的一种特色了,而要铲除这种特色,问题表现在那些超编的人身上,而根子却还是在政府部门主要官员的身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