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何以从“图财”走到了“害命”?
(2010-09-27 17:16:59)
标签:
杂谈 |
人民医院何以从“图财”走到了“害命”?
老鬼
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我们并不陌生,去年就有一位患者在该医院治疗期间频遇怪事,一日清单显示,一天195人陪护,一天用了258套一次性生活用品……去年3月13日某报以《一个患者195人陪护?南阳一医院造假“骗保”露马脚,相关责任人受处理》为题,对此进行报道。而近日又有患者家属李冰冰再次反映,就在她举报医院后,她母亲遭遇医生“乱治”,如今已成植物人。医疗纠纷鉴定显示,医院和医生有过失。医院和医生不服,目前,司法部下辖的一家司法鉴定中心正对此进行再次鉴定。(据9月27日大河报)
如果说去年的那一件事是医院“图财”的话,那今年的这个病例就是不折不扣的“害命”了。病人席桂芬是因脑血管病住院的。在住院检查时,心率70次∕分钟,属正常。血压120∕70mmhg,更属于非常正常。而血糖也属于正常。但是接下来医院治疗时却极不正常了,这三项明明都很正常,可医院却给席桂芬大剂量联合应用的降心率、降血压、降血糖药物。以至于病人在这样一种“治疗”下,血糖越来越低,血压也越来越低,心率越来越缓。直至2008年6月23日,席桂芬完全进入了昏迷状态。抢救过来之后,医生却继续用“倍他乐克”(还是一种降压药)。就这样一个本来能够治好的病人被他们一直治疗成一个植物人。
看看医院犯得这些错误,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一个病人一天195人陪护,这样的待遇恐怕赶上美国总统了。而一天用了258件一次性生活用品,甚至24小时吸氧,同时还雾化吸入两次。这基本上都是一些常识性,甚至连三岁孩子都不至于犯得错误,堂堂的人民医院大夫们竟然也犯出来了。而在这次的事故中可以看出,医生就是故意要把病人的正常治疗成不正常。虽然医生们谁也没有明说,道理还是很清楚,病人正常了就不需要治疗了,而不正常就要住院治疗,医院是在培养病人的“可持续发展”呢。也还是在“图财”,而医生被刑拘后,回答警察的问话更有“水平”: “我是开出了这些药,但是我没有让病人吃”。何不成医生给病人开药是为了看的?
由此可以看出,这家医院为了大发不义之财已经达到不顾常识,不择手段,不惜损害病人的生命了。医院的社会公德、责任感,医生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何以堕落到如此地步?尽管我们承认受到了社会不良的风气影响,但却也与医院的疏于管理,默许甚至纵容分不开的。在去年的那次事件发生后,医院本应该对于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严惩,让其他人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但是我们看到这里似乎还是“人民币问题人民币解决”, 不是警告就是做检查,最厉害的就是取消年终评先资格。对于这些当事人来说,无非就是经济上受了点损失,而这点损失马上就能“赚回来”,这个病人治疗成植物人大概就是人家在“赚”的过程中不小心“穿帮了”。
我们常常说,要让人们真正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就必须加大违法违纪的风险和成本。医生出了这么大的丑闻,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医生的起码资格,而医院在处理时仅仅就是“警告”“取消先进评选资格”,基本上不伤筋不动骨,这样的处分能吓唬住谁?又有谁能够“引以为戒”?上次“图财”是这样,而在这次“害命”处理起来也大同小异,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南阳卫生系统通报批评;原院长韦彦之党内严重警告;院长毕立志党内警告,并向卫生局做出深刻书面检查;其他主管副院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被撤职、行政记大过。上面是“警告”“检查”,下面却是“撤职”“记过”,常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怎么处理起来却总是熊兵不熊将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