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西兰7.1级地震零死亡带给我们什么?

(2010-09-05 17:50:34)
标签:

杂谈

新西兰7.1级地震零死亡带给我们什么?

岳粹景

新西兰南岛当地时间4日凌晨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一些房屋倒塌,电力中断,两人受重伤,但无人死亡。其中一名男子50多岁,被倒下的烟囱砸伤,目前仍在重症病房;另一名男子被震碎的玻璃扎成重伤。目前还没有华侨华人或留学生受伤的报道。(据9月5日新华社)

 

这样的结果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按照震级解释,7级以上地震就是强烈地震,1976年我国的唐山地震是6..9级,汶川是7.8级,玉树也是7.1级,这些地震不仅造成了我们城市建筑物如摧枯拉朽一样,更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给我们国家老百姓心理蒙上一层巨大阴影。而现在同样的大地震发生在人家那里,虽然建筑物也有一定的倒塌,财产也蒙受了不消的损失,但却创出了让整个世界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人员零死亡。是上帝和死神特别关爱他们吗?非也。地震时正是人们熟睡之中的凌晨4点多。但在这里,死神的力量似乎显得很脆弱。

在人们总结这个奇迹的创造因素时普遍认为,一是人家的隔震技术世界领先。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二是建筑立法把质量关 。建筑物出现问题要追究建筑商、设计师、政府审查人员的责任,以促使相关人员确保安全。三是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了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

在这三项重要措施中有些我们迫于国情和经济的问题一时很难改变,但对于建筑质量和减灾教育等我们都是完全能做好的。和新西兰一样,我们国家也是地震多发国。教训更比新西兰国家惨痛的多。但我们似乎非常健忘,就在汶川地震后的这几年,各种建筑物出现的质量问题陈出不穷,大桥开裂胶水粘,楼歪歪、楼脆脆,甚至连根倒掉。建筑质量难以保证,建筑材料也弄虚作假,日前合肥的建筑垫块用竹签代替钢筋。今天又爆出西安的建筑钢筋大面积“瘦身”。如此材料垒起的建筑物恰是一座座豆腐渣,靠这样的建筑尤其能和地震进行抗衡?

 

地震现在还有绝对的预报水平,重要的就在于防患于未然。而对于防患和减灾教育我们也总习惯于轰轰烈烈的一阵风,有的地方甚至就当成一场人人参与的“文艺演出”,缺乏起码的严肃性。而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地震多发国的新西兰、日本等地。防震知识逃生常识等几乎在幼儿园时就被当成必修课,并经常性的演练。这就是为何大地震到来之时新西兰普通民众都清楚该如何应对的原因。每一个建筑物都应该是“百年大计”,不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从新西兰7.1级地震零死亡这个奇迹中我们应该有所领悟,其实这样的奇迹也应该做到,并能够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