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变成“隔日停电” 玄机何在?
(2010-09-05 17:47:14)
标签:
杂谈 |
“节能减排”变成“隔日停电” 玄机何在?
朱少华
河北安平有听众最近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反映,一场通过限电来实现节能减排的大会战,将安平所有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全都包括在内了,连普通老百姓也要每三天就面对一次长达二十二小时的停电。(据9月5日中广网)
过去有个成语叫“因噎废食”,而这里为了“节能减排”来了个全城大停电,这两个方法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节能减排,讲究个“节约”,可节约总还是有损耗和排放,这回干脆停电了,不是节约而是绝用,也就是把“节能减排”演变成了“绝能免排”了。你不得不服这一招来得干脆彻底。过去有人还说不能为了倒洗澡水,连孩子也倒掉了,现在看起来那还是不够彻底,现在的办法是,把孩子、洗澡水连同那个洗澡盆统统扔了出去,以后就永远干净省事了。
对于地方上能用这种办法进行“节能减排”,恐怕很多人都会费解。所谓节能减排也就是在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厉行一种节约意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绝非是这样“摔锅卖铁”似的节约。而这种节约也根本不是节约。从政府的统计报表上看也许“节约”了,但实际情况呢?市场停电,严重的影响了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不说,有的地方经常停电甚至会影响到生命的安全,如医院急救妇产及红绿灯等。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应付停电,不少单位和个体经济都买来了发电机,这不仅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更会加大废气污染排放量,如此的“节能减排”不仅是极其愚蠢的,更是与国家实际要求的“节能减排”背道而驰。
这本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按说作为县一级政府部门实在不该犯这样的“小儿科”错误。这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当我们稍微理智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办法其实是“妙不可言”的。当地要来一次“节能减排的大会战”。既然要“大会战”肯定就要出“战果”。而战果就是在统计报表上。全县所有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包括全部居民生活用电,表报上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把这些地方的电力一停,“战果”马上就能显示出来。而至于给社会上造成的困难,哪怕一家买一台发电机,报表上不会显示,而且说不定还能作为拉动地方DGP增长的一大贡献。
说到底,这样的所谓“节能减排”要收获的不是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而纯粹就是一种注水的统计数字和虚假的政绩,真正能享受这次“大会战战果”的也只有少数的官员,而群众和社会却不折不扣的充当了这个虚假政绩的牺牲品。把“节能减排”也当成谋取私利和“官利”的一种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全县所有单位和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样的“节能减排”不如说是祸民害民,而内藏的玄机更是不能见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