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文贼之乡” 桂平有多大的冤枉?
(2010-04-20 15:36:59)
标签:
杂谈 |
被誉为“文贼之乡”
老鬼
日前,有网友在桂平市政府论坛爆出惊人内幕,称广西桂平有一伙专门利用黑客手段盗窃时评稿件,发表到各大媒体骗取稿费的人,网友称之为“文贼”。而在维基百科上,桂平市更被冠上了“中国文贼之乡”的恶名。随后,过百网友齐集桂平市政府论坛,纷纷发帖炮轰“桂平文贼”。有知情者称,该团伙已经活跃了两三年,让许多报刊杂志编辑闻“桂平”色变,对桂平籍作者的来稿干脆一律封杀了事。而面对记者的求证,桂平市委宣传部则坚决否认“文贼集团”,并称有关评论是在造谣。(据4月21日信息时报)
其实,对于桂平文贼,在网络上早已经形成共识了,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来写手们反映的凶,“文贼”们更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更有时得了便宜还卖乖,从信箱里偷取了写手们的文章发表赚了银子之后,再给原作者发信一封:谁让你把稿件发到我这个文贼的信箱里?我就是文贼,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在时评人聚集的论坛上,一段时间写手和文贼展开对骂,但骂过之后,写手照样辛苦的写,文贼照样轻松的偷。还有时评人把桂平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公布了出来,打的人自然不少,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件证实为真正桂平官方的回复。
当过写手的人都知道,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利用电脑网络的便利,靠抄袭剽窃文章发财是再简单也不过的事情了,只要把自己的信箱混迹在编辑的信箱之内,每天坐在家里不动就能收到全国各地作者成百上千件稿件,然后在经过筛选,蒋中一的文稿换上自己的联系地址,转投一下,剩下的功夫就是坐在家中等汇款了。这些稿件本身就是经过筛选的,再次转头一般命中率都很高,每天赚个几百元稿费非常轻松,即便被人发现拦截去部分,收入还是远远胜过打工族。更主要的文贼基本上没有丝毫风险,即使被发现,也就是要去稿费被骂几句了之,虽然很多人扬言要和文贼打官司,可是上哪打去?为了两三百元的稿费值得吗?正因如此,大部分写手只有忍气吞声,而文贼们也仿佛认清了这一点,变得更加有恃无恐起来。
现在只要问问稍微有点名气的写手,几乎“人人都有一本血泪帐”,而不管是写手的自查还是编辑的细心检查,这些为贼几乎全部出自于广西桂平,而大部分更是邮政局所。现在地方认为“不排除‘文贼’一事是蓄意造谣”。这就怪了,全国各地的写手和报纸编辑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桂平地方和这些人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写手们和编辑干嘛要对桂平“蓄意造谣”?而就文贼的信息如果说桂平官方一点也不知道,甚至警方更没有接到任何投诉和报案这根本不可能,别的不说,就桂平官方网站,刚刚开通的留言,写手们就留下了上百条意见和呼吁,这怎么能说这些“都是不知名人士无中生有的造谣”,更是“暂时没有收到过任何关于稿件被盗窃的投诉和报案”?
公开的秘密这里还是秘密。外面已经黑云压城,这里还是阳光明媚。从实际情况看来,对于文贼的信息桂平不是真不知道,而是装不知道。因为抄点文章赚点小钱在地方看来根本不值得小题大做,但没想到现在却被冠以“文贼之乡”了,这可就关系到地方的形象了。怎么办呢?承认认错道歉,并调查处理,这不仅麻烦,更可能把事情越描越黑,于是干脆来个打死也不承认吧。几个偷文章的小毛贼,地方没工夫管,上面更不会派调查组,时间一长也就不了了之了。而从桂平官方的表态来看,被冠以“文贼之乡”桂平还感到冤枉,这是多大的冤枉呢?借用古戏文中有一句台词,也就是芝麻粒大的冤枉,冤枉就冤枉在几个小毛贼竟然给地方赢来这么大一个“荣誉”,这不仅成了桂平一大“特产”,甚至也会成为广西的一大“特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