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两个攀崖取水的女孩

标签:
杂谈 |
记住这两个攀崖取水的女孩
朱少华
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10/03/pic/011016_767300_1.jpg
12岁女孩米桂娥
“叔叔,我家已经没有一滴水了,1.5公斤的水可以够我家做一顿晚饭。”这是12岁小女孩米桂娥在穿越悬崖取水休息途中跟记者讲的一句话。自家水窖干涸已半年之久,唯一可取的生活水源是位于绝壁中间的牛栏江。小女孩娥娥的家住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中石口自然村一个陡峭的山腰上,每天要攀越1200米悬崖背水三趟,每次只能背水1.5公斤。(据3月29日深圳晚报)
不管是这样的父母,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一个12岁的小女孩,正该是穿着花裙子跟在爸爸妈妈身边撒娇的时候,如果是在城市里,一个12岁的小女孩边说是攀登1200米的悬崖峭壁来回背水,就是在公园里玩闹攀上两三米搞的假山,也会让当爸爸妈妈的嗔怪不已。也许有人会说,就是爸爸妈妈干死渴死也不应该让孩子冒这么大的风险。冒着几乎生命的代价就是1.5公斤的水。大概就相当于一大瓶可口可乐。在旱区,不是孩子的命贱,更不是当爸爸妈妈的心狠。而是这可怕的缺水已经把人逼迫的无路可走了。三斤水,就能够做一顿全家饭,就能让一家人的生命平安的度过一天,就能让父亲歇上一会。
尽管现在灾区滴水如油,严重的干旱甚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但作为生活在衣食无忧。水源充沛的城里人们来说,似乎再去的一切那还是“遥远的传说”。就在灾区那个小女孩子为了1.5公斤水舍命攀崖时,某市的供水管道一天之内竟被施工单位挖断两次,大量经过加工生产出来的清洁水流成了小河。无独有偶,也就在日前,某大城市的供水主管道爆裂,来势凶猛的水压将水柱冲起几层楼高,宽阔的街道形成了河流,人们脱掉了鞋袜,大小汽车在“河流”中乘风破浪。就这样的水势一个小时恐怕就够那个小女孩背一辈子的,一个小时更可以解决一个乡村一天的饮用水。但是在这里却整整白白淌了一整夜。
也许城里人对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最多恐怕会为影响了自己的行走骂几声。也许相关部门处理起来还是不慌不忙不以为然,一切还要按程序来。但是如果灾区的人们看到这种情况会是怎么样?特别是那两个要攀登1200米悬崖背水的小女孩会怎么样?她们也许不知道愤怒,但她们肯定痛心和惋惜,首先可能想到这些水如果能流到她们那该多好呀!这样她们就再也用不着拼命的去背水了。昨天还有一条叫人心痛的新闻,而在四川旱情最严重的攀枝花市农村,村里的程雨菲姑娘在附近的镇上谈了对象,但因缺水,她和大家一样,想洗澡都困难,他父亲说,他们家已经一个月没有洗过澡了,婆家上个月就让她去谈办喜事的,但一家人都蓬头垢面的,根本不敢出远门。如果有这些水多好呀!那样姑娘不仅更光彩照人,婆家也不会再三催促了。
城市,请记住这两个攀崖背水的女孩,同时记住这个不能如期出嫁的女孩。记住她们,我们就该知道如何珍惜面前的水源,就该知道那自来水管白白淌掉自来水,那城市施工挖断的地下水管道,那随手扔进江河湖海中垃圾,这些都意味着什么?女孩子背水我们不愿意看到,少女一个多月不能洗澡更是一种残酷。我们今天多浪费一杯水,施工中挖断的一根水管,甚至随手往水里扔掉一包垃圾,可能就把我们往极度缺水的环境中推近了一步。当我们的孩子没有水喝,我们的妻女洗澡都城里奢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大谈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这两个背水的小女孩和那位不能出嫁的少女,她们都没有说出什么怨言,但我们分明看到她们在我们城市的上空画出了一个惊天的问号,我们是否该自责和惭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