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到底应该先谢谁?
(2010-03-08 17:33:02)
标签:
杂谈 |
奥运冠军到底应该先谢谁?
朱少华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在政协会议上批评冬奥会冠军周洋,称应该先感谢国家,再感谢爹妈。(据3月8日新京报)
让体育局副局长大为光火的问题起因是,在刚刚过去的冬奥会上,运动员周洋在夺得世界冠军时,第一句话就是“谢谢爸爸妈妈,夺冠能让父母生活得好一些”。和过去一些世界冠军相比,周洋的感言确实显得很另类,但是就是这最普通的一句话,却几乎感动了全世界。网友更把这句话评价为“最牛感言”。而周洋也表示,平时很少说话,说出来的也基本是大实话。现在问题是“大实话”要按照周副局长的话说就是“不该讲”,而“应该讲”的就是历届世界冠军已经重复无数遍,并已经成为“中国冠军感言特色”的同时更被社会编成讽刺歌谣唱的那句,感谢祖国感谢党,感谢领导,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几乎所有的人感谢完了,最终才可能轮到自己的父母,也可以说父母在这其中好像是最无关紧要的。
但是事实是不是真是这样?虽然说祖国的“恩情大”,但是有一句最普通的话相比就能说明一切,没有他(父母)哪有我?父母不仅生养了自己,更含辛茹苦的抚养自己长大成人。俗话说什么样的恩情都能回报完,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儿女的无法回报。就比如已经成为冬奥冠军的周洋,如果没有父母的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她能够成为世界冠军吗?这些抚养的代价别人也许不知道,但周洋的心中最清楚。她之所以在夺得冠军后首先想到汤父母生活更好点,正是因为她知道父母为了她的今天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大的罪?作为女儿自己夺冠之时最先想到的是报效父母,这不仅是人之常情,更能得到世界的共鸣和理解,这样的感言何错只有?
当然应该承认,在培养周洋的过程中国家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我们可以说,周洋感谢父母本身就已经是在感谢祖国,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祖国和父母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而周洋虽然没有提到祖国的名字,实际上她代表中国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她的成绩让国旗在异国升起,国歌为她吹响,这本身就是周洋献给祖国的巨大回报,更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对于这些于再清副局长是虎都没有看见,却偏偏对冠军的感言吹毛求疵,难道我们的运动员夺冠后都要满运动场高喊口号,甚至在没参赛前都把设计好的感言背上一万遍,这就算爱国了?也才是“应该”的?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他们夺冠后常常泪流满面,不仅首先想到感谢自己的爸爸妈妈,更有的甚至感谢参与现场助威的女朋友,就在本届冬奥运会上,俄罗斯一位女选手在夺得冠军后,首先就是向空中遥拜,因为每次比赛妈妈都在观看,这次妈妈却逝世了。这些充满人性化人情味的语言和场面甚至比夺冠本身还要感人,但是这和首先应该感谢谁完全是两回事,更不是说没说出“感谢国家”就不感谢,更不是总把这四个字挂在嘴边就“感谢”了。因为实际上他们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谢和报效国家了。在本次两会上,有的政协委员不是抱怨听真话难吗?周洋所说的不仅是大实话,更是发自内心的真话,怎么我们还要反对,还要用设计好的语言来代替,这难道不像“叶公好龙”一样的荒唐可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