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问题问我干什么”充斥着权力的虚伪和傲慢
(2010-03-08 15:16:51)
标签:
杂谈 |
“敏感问题问我干什么”充斥着权力的虚伪和傲慢
老鬼
有记者在两会上问人大代表、某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如何看待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现。代表回答:这么敏感的问题你问我干什么?(据3月8日广州日报)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肩负的使命就是讨论和解决国家和社会重大问题的。也可以说越是社会敏感的问题越需要在大会上告知和解决。而且就是在大会主席团在接待采访的中外记者时,也没有设定什么问题敏感不能问,什么问题不敏感才可以问。作为记者既是为社会负责为读者负责,更是在为两会负责,采访提问这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更在情理之中,怎么在这位人大代表的眼里,记者的提问似乎“很不合时宜”。“这个问题这么敏感,你问我干什么?”言下之意,你就该问我一些普通的有非常容易回答的问题,那样不仅面子上有光彩,更非常容易“作秀”,说不定还能达到宣传本单位“丰功伟绩”的目的。
在这里,这位官员俨然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位正在参政议政的全国人大代表 ,也就是并没有完成角色转换,还在把自己当成一个有着浓厚“官本位”色彩的官员,一个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从人大代表的角度,对于您怎么看“毒奶粉”、“毒豇豆”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现?很好回答,只要亮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没有人会对一位人大代表的个人观点揪辫子。但如果作为一个地方农业部门的负责人,特别是还与“毒奶粉”“毒豇豆”问题有关联的农业部门负责人,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慎重了,那就是要代表地方部门发表意见,不能信口开河,该怎么采取措施的就怎么回答,有什么问题甚至也可以透露,但也不存在什么“敏感”问题,如果地方官员一见敏感问题就绕道走,敏感问题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不敏感?
官员见“敏感问题”就躲,还似乎埋怨记者“不懂事”,明显露出其极端虚伪的却又非常傲慢的心理。要在官场上成为“不倒翁”,四平八稳,就要八面玲珑处事圆滑。特别是面对社会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就要大道理上前,官话套话假话“忽悠”,关键就是要避开“敏感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回答不好,就可能被群众抓住小辫子,过后不好收拾。而最有可能的是万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让上级领导不高兴了,就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前途甚至乌纱帽。但是这些话只能心意不可言传,记者竟“哪壶不开提哪壶”,当然就是不懂事。对于这样竟让官员“下不了台”的记者,当然只能训斥,因为这正是“官本位”的虚伪和傲慢。
人大代表在两会上还不忘处处显示出“官本位”的虚伪和傲慢?就是因为某些官员根本就没有把人大代表的职责放在首位,甚至是把两会会场也当成了一种特殊的官场,不仅要在这种场合伪装自己,保护自己,更是在极力的表现自己,正因如此在两会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人大代表在接待记者随机采访时不是躲避就是逃跑,而在接受记者专访,展示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时却非常的热烈。在政协的讨论会上,“枪炮”不断,“火药味”十足。而人大代表的讨论会却大多一团和气,发言时不是客客气气就是人云亦云,这正是因为两会会场已经被很多官员代表演绎成官场了。在这次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已经对官员听不到真话,不敢讲真话的现象严加痛斥,如果在这里身为人大代表的官员还设立种种的“敏感话题”,那么老百姓还要等到什么场合才能看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能够放到桌面上解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