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水泥墙上种红薯幽默中透出悲情的味道
(2009-12-22 15:41:25)
标签:
杂谈 |
评论
朱少华
12月12日下午4时许,同庆镇同庆居委会同庆圩村的10多位村民,在位于金岗垌(地名)的同庆联中食堂工地上进行一场特殊的栽种。他们为了抗议镇政府强征土地又不给合理的补偿,在不足一尺高的水泥墙上堆了许多抔泥土,泥土的中央插上了红薯藤,食堂的钢筋上也缠满了红薯藤。当然,对于在钢筋水泥上种红薯,村民并不指望能有收成。正如一位村民所说,“都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种下还有什么用?”尽管如此,村民还是期望这一效仿政府“明知租地建房违法而继续修建”的做法,能向政府传达“这块土地是村民口粮田”的信息。(据12月22日南方农村报)
在红薯收获的季节种红薯,还是重在刚刚筑起的水泥墙基上,这样的做法明显是徒劳无功的。外国人常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但这一举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幽默感,连中国最老实巴交的农民都有非凡的幽默水平。这就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之下了,没有办法,仅有的口粮地被征去,可是人总得要吃饭,要吃饭就必须要土地打粮食,土地没有了,农民就只有在这样的水泥墙上种粮食了。至于能获得怎样的收成,政府你看着吧。
在媒体反映农民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官员抱怨,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素质低,容易不明真相。可我们看看这里的实际情况,在农民土地被强征后,村民就多次到工地进行阻拦。但是,人家的施工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还在政府的保护下日夜长高、成型,而再到工地讨说法,就被警察请进了派出所。而且“一去就是五六个小时,去了就坐在那里,(警察)连理都不理。”也就是说不管讲法讲理,人家就是没有人跟你讲。集中上访,又怕酿成群体事件后果更糟,于是只好采取了这种水泥墙上种红薯来表示抗议了。而当地国土局领导却还振振有词的说:“租地建学校是不合法,但合情理。”用连蒙带唬的办法把老百姓的土地强征了,还没征地补偿,这合乎什么清理?
可以说,农民“发明”了水泥墙上种红薯完全是一种被逼迫下的无奈之举,在制造了黑色幽默的同时包含着浓重的血泪味道。在这起强征土地的过程中,自始自终我们看到的政府部门对老百姓总是用一种忽悠的态度,逼迫农民出让土地,不签字不是用计划生育罚款威胁就是不让孩子上学。而在前者协议时,除了50年的期限外土地面积、四至范围、农民权利等等几乎都是空白。这样的协议几乎等于“城下之盟”。群众的利益完全等于零,这又算什么合乎情理?
中国农民不仅是很具有幽默感的一群,而且极具善良、朴实、勤劳。更是非常讲清讲理的。但是群众再讲清讲理也需要政府部门论情论理,可眼下的很多情况不仅没有人和农民论情论理,甚至连法律也不谈了,野蛮的权力通吃一切。现在不管是城里乡间,土地都是肥肉,更有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和开发商动用各种手段,千方百计的征用甚至抢夺,完全不把生产粮食当回事。时代不管怎样的发展,粮食还是要依靠土地生长收获,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们的口粮甚至要靠水泥墙生产时,那就不是幽默,而是一场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