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      孙中界的断指与童师傅的下跪

(2009-12-10 12:22:37)
标签:

杂谈

评论      孙中界的断指与童师傅的下跪

朱少华

昨天下午,一辆82路公交车刚刚驶离站台,一乘客突然在车厢尾部摔倒,并称自己受伤。司机童师傅怀疑该乘客碰瓷敲诈,哀求乘客出来证明自己无责,看不少乘客陆续离开,他竟跪倒在马路上,恳请乘客留下作证。四五位乘客被他的诚意感动了,愿意留下作证。司机随后再次在公交车上跪倒,感谢乘客。(据1210日扬子晚报)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一个男子汉不到万般无奈之下是决不可能双膝扎地给人下跪的,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不久前在上海“钓鱼式执法”中被委屈的河南青年一怒之下挥刀断指的情景,同样的司机,一个面对的是可能存在重大“钓鱼执法”嫌疑的公务人员,而现在的童师傅面对的可能是要“碰瓷”敲诈自己的乘客。这一断指一下跪同样包含这天大的委屈和愤怒,更是一种无奈。常言说“狗咬一口入骨三分”。如果对方的“创意”能够得逞,童师傅不仅要配上金钱和一身清白,甚至还要砸掉饭碗,权衡之下,只有向乘客们跪地求证了。这是童师傅的耻辱,更是一种社会伦理的耻辱。

 

如同上海的钓鱼一样,南京的“碰瓷”也是名声在外了,老人到在街面上,谁扶谁倒霉。小车起步,旁边有人惊叫一声麻烦就大了,不是脚伤就是肚子疼,司机没有个三千五千别想“摆平”。这就是“碰瓷”,这样的人也就是拉就一副讹人相,碰到了就连蒙带唬,就是以敲诈勒索别人钱财为能事。过去发生过一次“彭宇案”,日前又有一豆饼老太拾金不昧被人告上法庭,这些案件虽然够不上“大案要案”,但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美好道德的危害甚至是灾难性的,以至于现在在南京,在江苏,再也没有敢扶老携幼了,拾金不昧变成见金不敢拾了。“碰瓷”显然已经成了做好人的一柄高悬的利剑,已经成了南京的耻辱了。

 

为什么一些社会败类,个别见利忘义之徒热衷于制造“碰瓷”?就是因为制造“碰瓷”只有道德风险,而并不存在法律风险。“碰瓷”成功了,就能得到大量的不义之财,而失败了,最多就是周边群众的几句骂声,一些道德的谴责。几天前,在火车站,一位倒地的孕妇“碰”上了一位青年,正要谈价钱,没想到孕妇的倒地经过被监控摄像头拍的清清楚楚,这位青年总算逃过一劫,而“碰瓷”失败的孕妇也就这样拍拍屁股就走了。像这样的“碰瓷”“碰”到钱就是自己的,失败了就拍屁股走人,几乎不存在任何风险,这种几乎的“没本钱的买卖”岂不让那些社会渣滓争相追逐?这恐怕也是南京等地“碰瓷”现象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法律专家早就说过,其实“碰瓷”和“钓鱼”执法一样都是一种极其恶劣的敲诈劣势行为,只不过一种是利用法律,而一种利用人们俗称的价值观,依附于法律,但同时更是在强奸亵渎法律。既然是这样,法律就决不能对“碰瓷”现象熟视无睹。一些蓄意“碰瓷”的人,就是在费尽心机,设好机关在栽赃陷害,敲诈勒索,对于这样的人就必须加大他们的作案成本和风险,成功了拿钱,穿帮了就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对于这样的人,就要让其尝尝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味道。孙中界断指为自己赢来了清白,童师傅下跪也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碰瓷”只有让法律和他们使劲碰碰,他们才能够原形毕露,一败涂地,否则,这样的“碰瓷”现象还不知道要“碰”到那一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