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上,如何快速与新同事拉近距离?

(2021-04-07 17:19:54)
标签:

安博教育

分类: 关于安博

入职新公司以后我觉得跟同事之间相处还是要坦诚。要互相信任。无人低调,谦虚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多和同事交流和沟通。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慢慢的就和可以跟同事打成一片,有一个团队的精神。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几点方法:

1、认知维度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破除3个认知误区。

第一个误区:没必要主动和别人说话。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会觉得,主动跟别人张口讲话是很痛苦的,他们会先在脑海中假想出一堆阻力,好多担心。

但我要告诉你,从人的本性来说,人是不会讨厌别人主动而得体的问候的。请注意,这里我用的是“问候”,不是“没话找话”。主动问候你的新同事,一定会给人留下大方、有教养的印象,这些都是加分项。所以,先试着主动问候你的新同事吧。

第二个误区:当众说话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一想到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很多人都会腿软,我也会。

但是我们要讲的是融入团队,而不是当众讲话,真正让你在几十、几百人面前讲话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这里面最大的认知误区在于,很多人认为“团体”是个很具体的存在。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当然会紧张害怕。

所谓的“群体”,只是一群因工作关系聚合在一起的个体。只要逐个“击破”个体,就能顺利地融入“群体”中。

第三个误区:我不喜欢、也不擅长和陌生人讲话。

讲个小故事。去年我们公司来了一位实习的女大学生。入职的第二天我就发现,她可以很自然地和周围几个同事说话,到了第五天,她竟然和大部分同事都混熟了。到今天,她入职才四个多月就已经成为新媒体运营部门的骨干。

我出于好奇就问她,“你是怎么做到在那么短时间内让大家接纳并喜欢你的,你难道不害怕这些陌生的同事吗?”

她说,“那有什么好怕的,把她们都当成我的老朋友去对待就好了”。

很多内向的人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不擅长也不喜欢,而且别人一旦拒绝我、不搭理我怎么办?但是这位实习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只要主动张口,并从一开始就把对方当成熟悉的人,很多顾虑就会自动消失。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407/5886bef5bbaf4e0fba6a3652faa27b13.jpeg

讲完3个认知误区以后,我来介绍两个原则:自恋原则和懒惰原则。

自恋原则是指,人们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所以,进入一家新公司,首先让你愿意接触的很可能是同事中的老乡,或者和你住得比较近的同事。

懒惰原则是指,人都有惰性,所以会最先认识离他最近的人。假如一家公司分布在楼里上下好几层,那么同一层的同事一定是最熟悉的。

这两个原则概念非常有用,直接帮助你产生两个策略:

第一,在新同事中敏锐捕捉共同点和相似性;
第二,先搞定坐在你身边的几位同事。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223/862c42d5e44d4e15af57d9d1a4d70ab2.jpeg

2、时间空间维度

时间空间,形象地说就是“场合”。在人际沟通中,对场合的挑选尤其重要,不重视场合的人,一定会处处碰壁。

对一个公司的新人来说,因为不熟悉,所以特别容易在“场合”问题上犯错。这里介绍几点,你会很容易理解。

第一点:充分利用余闲时间。

你和同事的关系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余闲时间的相处质量。工作时间再愉快,但余闲时间不相处,你们也是“假关系”,只要出现矛盾就会在心里记恨对方;而余闲时间相处得好,就算工作时间有摩擦,也不会伤了和气。

人在余闲时间会比较放松,这时理性退场感性出场,利用这些时间在情绪上影响一个人,你会事半功倍。

第二点:在工作时间注意观察和寻找话题。

很多朋友经常问到的问题是,我也知道余闲时间重要,可是跟同事聊什么呢?不知道聊什么,是因为你在工作中缺少观察,有了观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而疑问就是打开话题的“钩子”。

比如,你可以和同事交流工作中的困惑,从工作话题可以转换到对方个人身上,个人话题又可以转换到自己身上。

聊天并不需要一以贯之的主题,一段对话可以有很多主题,每个主题也都不需要全部聊到底,你只要在对话中发现新的素材然后转换话题就好。你对同事朴素的好奇和关心,就是一切话题的源头。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222/87aa9ee780c64e05ba43feaa6a453386.jpeg

3、技术维度

技术维度,三个词概括就是:好话、好意、好借口。

第一个词:好话。

表达尊重、欣赏、认可、赞美含义的言辞都称为好话。

第二个词:好意。

好意是亲和力的外化动作。比如,随手替人开门,礼貌地请别人先进出电梯,甚至只是专注地听别人说话,都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

第三个词:好借口。

好借口,首先可以理解为你展开对话的好时机。

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当看到同事和上司正在说话时,你应该意识到,此时并不是插话的好时机。如果是急事,可以先走到对方跟前,当对方发觉你后再礼貌地讲出你的需求。

好借口包含的另一层意思是,要善于借助沟通工具。

我有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朋友,他平时不抽烟,可是出门办事总随身装一包烟,他说“递烟是男人间最好的开场白”。
做销售的女孩喜欢随身带润喉糖,见到客户很自然地就把润滑糖拿出来分享,初次见面的陌生感马上就消除了。
香烟和润喉糖,此时变成了沟通媒介。

好话、好意、好借口,是我们与别人建立沟通的有效手段。先瞅准时机,然后利用巧妙的沟通工具赢得对方关注,顺势做一些释放善意的举动拉近彼此距离,再通过一两个话题加深了解,完成一次美好的对话。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407/4fdfbe2977c247f396ca0cff23fa07fa.jpeg

或许你会问,开口不难,难的是迅速找到合适的话题,避免尬聊。

其实选择话题,不必绞尽脑汁,只需按照这个顺序往下推进就好:

第一步:谈论此时你们正在经历的事:

“哇,今天这个项目感觉好难,我都折腾三个多小时了还是找不到感觉。您接触过这个项目吗?”

第二步:谈论对方感兴趣、在意的事:

“我发现您平时穿衣服特别好看,都是在哪儿买的?”

第三步:向对方寻求建议或帮助:

“我刚来,很多事不懂,还希望以后多请教您,王总也说,您是公司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以后有什么干不过来的事,我很乐意给您打打下手。”

当然,你不必每次都按这三个步骤和同事聊天,要根据场景和对象灵活应对,打乱这个顺序也没问题。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喜欢聊自己,当你向对方释放关注和欣赏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被拒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