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上的提问

(2024-07-07 11:40:35)
标签:

情感

     下课的间隙我去问老师一个问题,大学的氛围如何的时候?老师问人家求助了吗?我说没有,她说那就不要去谈这么泛泛的问题。也许老师的功底很强,也许老师有自己的边界,她就直指我的内心有恐惧和担忧。还说很多的个案再聊话题的时候都是七拐八拐的,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曲通幽径才找到自己的问题。说我们不可能通过两个人的谈话去解决第三个人的问题。我知道,咨询的原则,也知道不求助不帮助。但遇到这样的直指核心的回答还是让我的能量瞬间的低落了下来。
        曾经我想着通过我哥和我的聊天去解决侄女的问题,但遭遇了她的拒绝。这是我的边界不清,求助的不是她,而是他的爸爸,所以我只能去帮助解决他的焦虑的问题,而不能去解决孩子的信念问题。我知道这样的操作是不太合适的,虽然我没有继续不断的努力,但我确实曾经想着这么做。可能是我学习不够到位。
     虽然我放下了很多,但我还是会对孩子的情况有些担忧,对他的学业、人际交往等等,在和他的交流中有意无意的可能表现出来,所以孩子现在对我是不太主动交流的。这点上,或许是我对我们的交流还不太满足,或者是我感觉交流不够深度,对此还是有太高的期待吧。那我的担忧和恐惧又是什么呢?也许我该去好好的觉察自己的问题。
       课堂上的一个问题选择是一种潜意识的投射,让我意外的是我选择的是力争优秀型。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如此的不在意,却发现自己竟然是这么希望优秀,希望有价值并被人所看见。可是意识中我完全不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潜意识呈现出来,而去好好的关照它们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杂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