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冯玄一李靖李世民突厥颉利可汗 |
分类: 凌烟阁上的那些人 |
李靖灭掉东突厥的消息传到长安,唐太宗非常高兴。他对身边的大臣说:“此战,为大唐报仇雪恨了。”于是大赦天下。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李靖应该感到高兴,可惜他高兴不起来。
就在李靖胜利的消息传遍朝廷的时候,诽谤李靖的消息也随之而来。御史大夫温彦博上奏,说李靖“军无纲纪”,以致突厥的很多奇珍异宝都被士兵抢走了。
温彦博的举报到底是不是属实?应该说,捕风捉影的成分比较大,个别士兵私藏珍宝应该是存在的,但不至于“军无纲纪”。如果真是“军无纲纪”,李靖不可能有接二连三的胜利,而且都是大胜利。
http://dingyue.nosdn.127.net/Jio8lDaZ=zdA14sfoiXNlaAPExPV8SzxDfe7aRE8hyb791497588834822.jpg
关键是,唐太宗居然相信了温彦博的举报,他对李靖“大加责让”。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但对于一个刚刚建立奇功将领来说,这样的打击够大了。
面对唐太宗的责骂,李靖也不争辩,只是“顿首谢”。
过了一段时间,太宗又对李靖说:“隋朝大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得赏,反遭杀戮。我不是杨坚。”
就这样,唐太宗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赏赐绢千匹。如此赏赐,唐太宗仍旧“不过瘾”,又对李靖说:“之前有人诋毁你,当时我批评了你,现在我已经改变主意了,你不要放在心上。”又任命李靖为尚书右仆射。
这件事情说来很有意思,唐太宗仅凭温彦博的一封奏折就不加分析地责骂刚刚打了胜仗的李靖。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也没有派人调查,在没有任何人为李靖作证的情况下,又改变主意,认为李靖是遭诬陷,然后给他加官进爵。这似乎不应该是唐太宗这种“明君”的作为。
事实上,这其实是李世民控制功臣的一种方法。李靖有奇功,为了防止他居功自傲,适当打压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赏罚无度,过一段时间,让当事人静下心反思,然后再封赏。恩威并施,才能确保功臣既不居功自傲,有不对朝廷产生叛逆之心。
李靖是个持重沉稳的将领。他性情沉厚,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和宰辅们一起议事,他“循循然似不能言”,这是他能够长期立足于风云变幻的官场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