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6:微言大义71︳丙吉的才能,冯梦龙真不懂

(2015-11-09 10:04:34)
标签:

冯玄一

微言大义

历史

丙吉

分类: 微言大义

306:微言大义71︳丙吉的才能,冯梦龙真不懂

原文:死伤横道,反不干阴阳之和,而专讨畜生口气,迂腐莫甚于此!

出处:《古今谭概》

背后的故事:

丙吉是西汉著名大臣。史学家对他好评如潮。《汉书》称其“识大体”,历史学家洪迈将他和萧何曹参并列。汉宣帝时,丙吉任丞相。有一天,丙吉带着一干随从外出考察民情。途中遇见有人打架斗殴。情行比较激烈,都闹出人命了。随从们都以为丞相肯定会前去处理。不料丙吉根本去干预,驱车而过,像没看见一般。走了一会儿,丞相一行人遇见一个农夫赶着牛从身边经过。丙吉发现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他立即让车夫停车,并命人前去询问农夫,牛走了几里路。当所有情况都问清楚后,他才上车离开。

丙吉的一个随从对他说:“丞相,您刚才是不是弄反了?打架死人这种大事您不过问,牛喘气不顺畅这种小事您却问得清楚。难道这其中还有啥讲究?”

丙吉意味深长地对随从说:“百姓斗殴打架,按职责划分应该由长安令、京兆尹这些官员调查处理,作为宰相,年底考核这些官吏的政绩。如果他们处理得好,我就奏请皇帝奖励他们;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奏请惩罚他们。宰相不亲自处理细碎小事。所以道路上打架斗殴这种事情不应当由我来过问。相反,现在正是暮春时节,按照时令,此时应该天气暖和。而路上的牛却气喘吁吁,如果它们没有走太长的路,就说明气候可能有所反常,会伤及农事。因此可能会有灾害发生。这种事情百姓不懂。而我作为朝廷三公之一(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合称三公),阴阳调节、气候变化是我必须掌握的情况,所以我停车询问。”

听丞相说完,随从深感佩服。

但是明代作家冯梦龙却对丙吉的这种做法不屑一顾。他认为丙吉是个迂腐的糟老头。他和朋友讨论丙吉为政时说:“死伤横道,反不干阴阳之和,而专讨畜生口气,迂腐莫甚于此!”他朋友反问他说:“你说丙吉迂腐,但为何《汉书》还说他‘识大体’呢?难道是修史的人弄错了?”冯梦龙调侃说:“牛的身体难道不是比人的身体大吗?”

乍一看会认为冯梦龙的话很有道理。但细细品味丙吉对随从说的话,会发现冯梦龙对丙吉的批评嘲笑是没有道理的。丙吉并非迂腐,而是冯梦龙不懂得官场管理的缘故。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政府的各项事务都有划分,某项工作由谁主管,谁分管,谁负责,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个层级的官员都有各自的职责,不同层次的官员分工不同,管理的对象也不相同。丙吉作为丞相,朝廷的最高级官吏,他的管理对象是整个官僚系统,而不是基层具体某件事情。把官僚系统管理好,整个国家也就太平了。相反,如果他越级插手基层的具体事务,有可能让事情变得很糟糕。

不论古代还是当代,优秀的官员善于从繁杂纷繁的的事务中找出问题的根本,并集中力量进行解决,而不是事必躬亲、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人担任什么职务,就应该知道哪些是需要亲自管的,哪些不需要亲自管、但自会有人管的。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宏观上考虑问题,从全局出发。如果事必躬亲,凡事都要亲自过问,那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