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道路以目”说的是哪朝事?

标签:
冯玄一言论历史故事文化 |
分类: 历史趣事 |
“道路以目”说的是哪朝事?
——斯伟江律师犯的一个常识性错误
网易博客著名博主斯伟江在其博客“斯伟江律师的博客”上写了一篇博文,《乱世未到,重典先用?》评论吴虹飞被刑拘事件。文章写得非常好,从法律层面、历史教训等多方面进行论证,把问题看得十分透彻。但是,文中犯了一个历史错误。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虽然对文章的整体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至少是个错误,且是个不应该犯的常识性错误。
斯伟江在博文里写道:“秦始皇时百姓被压得只能道路以目,不敢说话,最后结果是如何?”
(原文地址:
http://siweijianglawyer.blog.163.com/blog/static/221457093201362693654360
“道路以目”这个故事出自《国语·周语上》之《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zhi)。
意思是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对厉王说:“人民苦不堪言,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诽谤”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召公给他建议,他不听,最后厉王被流放到了彘地。
很显然,这个故事说的是周厉王时期的事情。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国王,死于公元前828年,秦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相差600年。
另外,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徭役、兵役负担沉重,赋税很重,刑法残酷,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跟“道路以目”没有什么关系。
斯先生只需要把“秦始皇”改成“周厉王”就可以了,这种错误只需要写文时候翻翻工具书或者多思考一分钟就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