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之十二:对“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理解

(2010-12-22 11:48:06)
标签:

柳永

词都

衣带渐宽

随感

丰色

杂谈

分类: 散文诗歌

随感之十二:对“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理解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的这首词,稍有文化的人都认识!特别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经王国维用以阐释人生三境界,几乎是人人皆知。如何理解这两句词,我有一段搞笑——甚至是下流——却也合乎常理的经历。

高二下学期,一道阅读题里引用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词。语文老师——贾老师让我们思考之后说说它的意思——贾老师当时提示说:“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我当时是这样想的:“衣带渐宽”指的是解开衣带、脱下衣服,“终不悔”指的是两个人“发生肌肤关系”后永不后悔;“伊”是她,“消得”大概只两人常常“在一起”,“憔悴”是指作者形容憔悴。

这就是我那时候的理解。你会大笑吧!你会觉得我很低俗下流吧!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贾老师并没有把整首词都告诉我们,我也没有读过这首词。我当时也没有在课堂上说出我的想法。

听完老师的讲解,我羞愧得不敢抬头,自己觉得自己十分下流。原来“衣带渐宽”指的是因思念而消瘦,并不是“脱衣服”;“消得”乃是指“消瘦得”。

下课后,我把我的理解告诉一个好朋友,他大笑。一边笑一边说:“难怪你名字中带了个艳字。”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艳字不正是由丰和色组成吗?不正说明你好色吗?”我于是落下了一个“丰色”的外号。

现在想一想,那时候对于爱情是一团模糊。每一提到“爱情”二字,总会联想到性。我敢肯定,如果贾老师没有提示,我不会朝“脱衣服”上想。为什么一个高二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性呢?除了生理的原因之外,和教育有没有关系呢?有的,有很大关系。试问,从初中一年级——就是七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专门谈论爱情吗?有一篇——哪怕是短短的几百字的短文告诉学生什么是爱情吗?没有。老师们也从来没有认真地跟学生讲解爱情。很多时候,老师、家长都视爱情为洪水猛兽,对孩子们避而不谈。如果有人告诉初中生高中生爱情是什么,如果初中生高中生多读一点关于爱情的文章——当然是大家的文章而非下三滥的文章,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初中生高中生早恋,就不会有那么多初中生高中生相约旅店。

今天看《宋词三百首》,看到柳永的词,想起“丰色”这个外号,就写下了以上这些文字。

更多博文,期待您的阅读

 

随感之十一:雨

随感之九

随感之八

随感之七

随感之六

随感之五

随感之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