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笔记二:简单梳理红学及《红楼梦》研究史
(2010-07-20 08:28:14)
标签:
红楼梦红学研究历史评点注释考据文化 |
《红楼梦》笔记二:简单梳理红学及《红楼梦》研究史
首先说红学。
顾名思义,红学就是研究《红楼梦》的学说。它最早起源于清代末期。发明者是清末的朱昌影。红学又可以分出许多的分支。最主要的有以下这些。
曹学:专门研究《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家世、思想等。
版本学:专门研究《红楼梦》的两大版本系统。这两个版本即抄本(脂评本)和刻本(程高本)。
探佚学:专门探索80回后曹氏原著的故事情节、布局等学问。
脂学:专门研究手抄本以及脂评的学问。
艺术美学:研究《红楼梦》的文化精神及审美的学问。
以上就是红学及其分支。这些学问都是在《红楼梦》产生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很多人的开拓延伸,才会有今天的局面。
其次是红学简史
学界通常把红学史分为旧红学时期和新红学时期。
旧红学时期指五四以前用传统的评点、感悟、考据等方法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评论。
新红学时期是指五四以后学人借助西方新的批评方法对《红楼梦》的研究评论。
旧红学又可以分作两个派别:评点派和索引派。
一、评点派
评点这种方法由李贽创立,金圣叹是集大成者。用此法研究《红楼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脂砚斋、畸笏叟。另外王希濂、张新之、涂瀛等人用此法研究《红楼梦》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王希濂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劝善”,提出了“四至五回是全书的之纲”的观点,另外他还主张真假观与主嫔说。
张新之著有《红楼梦读法》,主张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红楼梦》,认为《红楼梦》受先秦史籍的影响。
涂瀛指出贾宝玉是曹雪芹本人的自况,他是自况说的首提者,人物间各自影印——影子说。
二、索引派
索引派是用考证手法,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索《红楼梦》中的真人真事。这是一个十分荒唐的流派(用小说来解说历史),但它的影响很大。
索引派主要有四种学说:
1、明珠家事说
2、清世祖(顺治帝)与董鄂妃说
3、康熙朝政治状态说
4、宫闱秘事说
新红学:
一、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
王国维是十分著名的大学者,在学术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他的《红楼梦》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主要著作是《红楼梦评论》,他从人生艺术的角度来论述《红楼梦》,将《红楼梦》研究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胡适的《红楼梦》研究
胡适是五四以来的一位重要学者,对中国新文化作出许多贡献。在《红楼梦》研究上,胡适提出了“自然主义”创作观。
三、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
俞平伯对的《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他把胡适的历史考证和自己的文学鉴赏结合起来,在红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上就是红学及《红楼梦》研究简史。最后,介绍几本新红学时期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博友们若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
王国维著《红楼梦评论》,王玉昆著《红楼梦人无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