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车库,看到清洁工投入地打扫并伴有熟悉的唱段,问候完好奇地闲聊,才知道那熟悉的耳音和地方民间戏曲的关联。即回房间查找资料,

哈哈,收获!学习!分享!
山东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具有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其唱腔激昂高亢,粗犷豪放,善于表达人的性格。板式复杂多变,音乐优美动听,约有五十多种板式(包括专用剧目板式)、二百余个曲牌(包括丝弦、唢呐曲牌),有的板式和一百多首曲牌已经失传。其表演程式粗犷,架式夸张,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流行于河南西部的豫西调“下五音”是豫剧声腔的主要旋律,山东梆子中没有这种唱法,这是两个剧种在声腔上的明显区别。在豫剧中,豫西调“下五音”在唱腔中出现较多,而且音域比较宽,高音、中音、低音三组音结合的比较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演出的《花木兰》、《拷红》等使豫剧轰动了全国。后来她又吸收了豫东调的旋律,巧妙地借鉴了曲剧、越调、淮调等剧种的唱法,丰富发展了豫剧的唱腔。
山东梆子和豫剧,都是建国后的叫法,它们都源自于山陕秦腔,是两个血缘关系很近的剧种。山陕秦腔流传到山东形成山东梆子(在山东境内又形成莱芜梆子、东路梆子等剧种),流传到河南则形成河南梆子(建国后改称豫剧)。山东梆子和豫剧由于同出一根,有血肉相连,所以相似之处也很多。原山东梆子科班里有不少演员到河南班社参加演出,如赵义庭、黄儒秀、王锡堂、李文知等,他们有的成了豫剧名角,有的又回到山东班社,这说明了两个剧种之间的密切联系。
山东梆子和豫剧的唱腔结构同为板腔体,在剧目、板式、曲牌、使用乐器等方面都大致相同,但在唱法、旋律、音域以及乐队的伴奏指法、弓法上都有区别。又由于受各自流行地的方言和民情风俗的影响,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各有发展特色。山东梆子和豫剧的区别,即主要在于音乐唱腔,其它传统表演程式,以及灯、服、道、效、化等,都基本相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