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今秋,又是值得回味的时节------李岚清和篆刻艺术展、尤苏波夫宫、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俄罗斯博物馆、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等等,一幕幕场景令人难忘。。。。。。

2007.09.04—14日,我和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演奏家严洁敏以及中央民族乐团几位年轻演奏家(笛子-陈莎莎、古筝-张璐、袁可-扬琴)随李岚清同志赴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年”活动之一的“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及其接受圣彼得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等活动。大家本着以团队合作精神为主导,以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包括在行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及时调整曲目,精益求精完善演出质量等方面,特别是在长达九小时的飞行下榻叶卡捷琳堡阿特里乌姆宾馆的当天不辞辛劳地即投入排练,均给代表团和我们自己的艺术生涯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印象和经验。我们除了各自演奏琵琶、二胡、笛子、古筝、扬琴独奏曲之外,还合排了重奏、小合奏以及俄罗斯歌曲和由李岚清同志创作的《鉴真东渡》等作品,以五套不同的演奏曲目和形式,举行了七场正式的演奏、交流音乐会和若干次联欢,为代表团一行丰富了行程、烘托了气氛。演奏家们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活动中的各项任务,并且还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代表团一路欢歌笑语,大家不仅感受了异国的文化和风情,也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到了李岚清同志的风采和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情结。当我们谈到中国乐器在某些方面存在先天性的演奏、技法等局限和不足需要改进时;当谈到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如何交融和其特色之比较时;当谈到高雅艺术如何进校园又如何普及时,李岚清同志感言颇多。记得在叶卡捷琳堡去圣彼得堡的途中,他向我们几位提出:1,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2,如何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3,民族音乐如何与时俱进?等等,不同程度向我们提出了对中国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思考命题。

在多种场合,李岚清同志还请严洁敏演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在他认为,二胡不仅可以演奏中国作品,同样可以演奏好西方包括俄罗斯作曲家的经典之作。他欣赏琵琶演绎的民间乐曲《龙船》的丰富色彩,在游览贝加尔湖及安加拉河的游船上,他还希望我能借鉴琵琶曲《龙船》的语汇和特色,融入琵琶的多种技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作品,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欣赏和感受琵琶艺术。他对我们每个人的琴艺及其特色的熟悉之了解,对代表团其他成员的分布和了解使人钦佩。。。。。。

俄罗斯归来已久,虽然已进入不同的工作状态,但这令人难忘的一幕幕时常回想。。。。。。有些美好永远会留作纪念珍藏,有些已成为日后的作业。
2007.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