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起,但东京盛夏最火热的一笔怎能落下?!夏日祭,又一年的热烈奔放!
每年夏天,日本全国各地都陆续举办歌舞、抬轿、彩船、花火大会等多种形式的“夏日祭”,这也意味着日本人迎来了大肆狂欢之季,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将夏天的火热映衬得别有一番风情,丰富多彩的节目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或源于宗教信仰,或源于季节更替,或源于武士家族,或源于民间风俗。而无论哪种形式,大家都从平时纷乱、繁忙的生活节奏中停下来,尽情发泄一番,缅怀先人、祈求明天、祝福未来、追求美好,痛快淋漓地出一身汗。这可能和咱们中国人的消暑方式大为不同,所以大多数国人对此很不理解,“神经病吧,大夏天的穿这么厚实瞎蹦哒”。这里曾经也包括我。其实这反映出日本人的一种传统习惯,对他们来讲,狂欢,或许是一种最畅快、最尽兴的消暑方式,它很真实地记录着日本民众沿袭、传承、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
悠悠的幼稚园也不例外,年年都举办夏日祭活动。今年已是悠悠参加的第三届了。上小小班时我第一次见识现场版的夏日祭,还记得曾经在活动前,特别盼望周末的一场台风不要停,这样活动就可以取消了,因为我是一个很怕热的人。幼稚园里人山人海,格外拥挤,除了四百多名小朋友、几十名老师,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自始至终,全场都洋溢着喜悦与幸福,特别是日本家长们脸上全挂着期待与欣赏。与他们相比,我显得内心那么不阳光。当经历完全场后,我的心跟着一起感动、甚至沸腾——我完全被周围深深地感染了,真的,这就是正能量的强大。我们的生活难道不需要多一些力量么?!在这个过程中,在那种氛围下,我为自己的私心感到羞愧。
夏日祭,一个融入了日本传统、充满欢乐的日子;幼稚园的夏日祭,一个让孩子欢欣、让父母充满期待的日子。通过观看,又一次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日本人某些灵魂深处的东西,当一个民族发达与先进的今天,仍不放弃久远的传统,仍怀着尊敬与热情保留着民族特色和文化,这个民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大门前留念,夏日祭之2015开场了
下午,阳光普照
感触最深的一点,仍是老师们极大的爱心、耐心与热情。幼稚园大约提前一、两周才开始准备、排练舞蹈。小小班及小班有些新入园的小朋友还缺少勇气在那么大场合公开跳舞,老师们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哭的孩子要劝要哄,哄不好就抱着,不跳的就拉着一起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老师们当天全都是盛装,在36度高温下,面对有哭有闹的孩子,既要带领小朋友表演,又要带动现场情绪,实在不易。可从她们脸上看不出丝毫的不耐烦与倦怠。要是我八成早疯了……
园长讲话
女孩子们多可爱
老师们也换下平日的制服,盛装出场

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我也成为一名“老游击队员”了。根据幼儿园的场地表,要在对面站位才能拍到
和浴衣争奇斗艳
悠悠的中班开始出场了
悠悠同学身后的扇子,是手工课上自己制作的。感觉和她这身衣服很搭配

隆重插播一下悠悠同学2015年度的夏日祭行头。
两年前亲手给悠悠做了和浴衣,并配套手袋、发圈,还给她的娃娃做了同样一身。悠悠长了,俺老了,心气儿不行了,买的浴衣,特意不挑粉的红的,而是深蓝大花,希望有所不同。
挑了颜色相配的布头,给悠悠亲手做了头饰,很有工艺品味道
特别是小红铃铛串儿,自我感觉很出彩。
腰带用两条,系起来饱满、美艳,提前一天试了效果,还算不错
其实,悠悠同学在周四降园后突然高烧,晚上已到40度以上。一天功夫小脸就瘦了一圈儿。周五在家休息,精神恢复得不错,周六上午却反复,感觉不适。问她下午还能不能参加,悠悠表示要去。开场后,悠悠同学表现很是无精打彩,眼大无神,动作散漫。舞蹈是她的强项,但我在镜头中捕捉不到想象的动感、美丽与神采,心中很是不满。后来想想,孩子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还坚持出席活动,已经很了不起,而我还在强求表面效果,很不应该。悠悠,好样的!由此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很多时候,都给孩子定了过高的调子,其实,只要孩子努力了就是值得尊敬的。马麻也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呀!


悠悠同学的背影还是很惊艳的

最后老师们表演时,园长亲自上高台擂鼓助威
将现场掀入高潮的,应该是最后老师们的鼓乐表演,让我深深地被震撼。娇弱的女老师,在地表温度极高的砂地上,赤脚上阵,穿着或明艳或淡雅的和浴衣,整齐、有力地挥动着鼓锤,激昂高亢的鼓声回荡在操场上空,回荡在大街小巷,回荡在我的心里,久久挥之不去。我听到的不仅是集体表演的鼓乐,不仅是老师们苍劲有力的呐喊,而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散场时,洒下一片欢笑,这是最真实的悠悠,这个夏天,过得多么完美
结束了2015夏日祭,期待来年

每年的夏日祭,从四点到七点暴晒一下午,都是我一个人身背肩扛沉重的背包水壶加拍照、录影,散场后直接昏死的节奏。今年,小沁姐姐前来助威,给我帮了好大的忙,我才有机会拍到悠悠更多的画面。真心感谢

悠悠的第一位老师,高山先生,看到她总是倍感亲切,忍不住多给些镜头
小小班时的悠悠


小班的悠悠

两年前的夏日祭手工
今年的手工
其实,最大的感慨,莫过于对于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从小,我们的课本里写着五星红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党
可是我以为,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用铅字在轻薄的纸上印上烈士鲜血和要热爱谁
真正的爱国,应该从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始
一个连汉字都写不漂亮、一个连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都不重视的民族
从何谈爱?很多人都将爱国停留在口头,以至于将肤浅、粗暴的打砸上升为民族抵御外国的力量
将微信上传播一些并不真实的图文作为抗日的武器,这是何等可悲
早就到了是我们应该深思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