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生私驾公车五死一伤刺痛谁?

(2014-12-29 14:05:09)
标签:

教育

赵本山被抓传闻

亚航客机失联

2014年全球最美脸蛋

太监与宫女交易

分类: 校园评说

   初中生私驾公车五死一伤刺痛谁?

 

                     文:付子 

 

 

    中新网(12月28日讯):27日20时30分许,海北州海晏县哈勒景乡境内,一辆青C牌照车辆行驶至环青海湖东路50公里处时,突然驶离公路后翻车,致车内6名人员4人遇难(3男1女)2人重伤(后救治的学生中亦有一人死亡)。据核实,车内6人均为海北州祁连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事发前,其中一名学生私自将政府公务用车开出。

 

 

初中生私驾公车五死一伤刺痛谁?

   

    毋庸置疑,这又是一起与学生相关的重大悲剧了。它本该引起人们的同情、悲痛和惋惜之情,然而,当笔者查阅一些网友的留言后,我真的是醉了。有网友说,“既然是在公车里死掉的,可以申报烈士了”;有的网友说,“我心肠太硬了,我感受不到一丝丝惋惜”;还有的网友如是说,“都是车内人我就放心了”。在网络上,诸如此类的声音实在是太多了,而譬如“一路走好,逝者安息”的敬语竟是一句都没有。这个现象令笔者黯然神伤。

 

    客观地说,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一些言论,也可以伪装恶人或冒充好人,但其基于人性的基本原则和态度是不会变的。换言之,网友们对于自己喜好或厌恶的人和事,不因空间或时间的变化而自相矛盾,更不会特意地掩饰或无常的变态。尽管当下的社会里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批甚至一大批爱吐槽、爱挑刺的愤青和屌丝们,但他们审视社会、关注民生的态度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一般来说,对于新闻里丑和恶的东西,网友们会选择不遗余力地予以抨击和谴责;对于新闻里美和善的东西,网友们会选择实事求是地予以赞扬和传颂;对于新闻里悲与痛的东西,网友们则会正能量地寄以哀思与共勉;然而,对于新闻里裹挟负能量的东西,无论其结果有多悲剧又有多狗血,网友们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正如本案,并非网友们都丧失了最起码的同情和仁慈之心,更不是他们个个都变得无比麻木或过分坚强,只是有些东西触及并触痛了他们心中的底线。

 

    诚然如此,撇开其它的因素暂且不说,本案中最大的两个槽点就是公车私用和未成年人违法驾车行为。一方面,公车私用弊端众多,一则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二则造成巨大浪费,攀比现象严重;三则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正因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公车私用的行为恨入骨髓。另一方面,本案中的当事人均是初三学生,仍是未成年人,且没有驾照,而他们竟敢于违法驾车,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驾驶的还是公务车,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当代网友们日益脆弱而敏感的心灵。

 

    当然,也许有人要揪网友的小辫子了,人死为大,既然不能惋惜,那就请噤声。其实不然,笔者以为在此事例上,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网友是悲伤还是气愤。毕竟,网友们只是新闻的看客,不管他们心境如何,但他们谁都不能让时光倒流,让事件逆转,让生命重来。同情也好,吐槽也罢,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惨痛的悲剧中吸取教训,能否在今后有效地预防同类悲剧的发生。

 

    虽然网友们对逝去的年轻生命吝啬了自己的同情心,但是该悲剧仍然极大地刺痛了人心。一则当事学生的父母和亲朋好友们。初三的学生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他们也许只是出于好奇,又或许仅因青春的叛逆和躁动,而一时之间草率、鲁莽、冲动了,可谁也不能预料更不想出现这样的结果;二则当事学生的老师和校友们。一日之中,瞬时便失去了四位亲密的学生和同学,从此阴阳两隔,任谁也不愿相信更无法接受。无论他们生前表现如何,但逝去的生命却足以令人哀痛和反思。三则涉事的单位和无关的世人们。涉事单位在悲剧发生后不痛也哀,毕竟公车被私用,其难逃干系。另外,冷眼看新闻的观众们,即或心有不愤,但他们痛心是一定的,只不过他们痛的重点有些不同罢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诸如此类的悲剧,笔者无比痛心。当然,这并不是笔者同情心泛滥的缘故,也绝非笔者欲在世人面前惺惺作态,而是纯粹出于多年教学实践中培育出来的一种极为自然且真实的情感,它与学生相关,却无关于学生的好坏。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以为师者最重要的职责首先应是教学生如何为人处世,至于学问和技能乃是其次。该悲剧的一个悲剧根源就在于:当代社会上,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其他单位和部门,往往都只重功利与效益,而严重地忽视和淡化了对孩子们立身处世基本思想意识、准则的灌输和培养,更没有在行动上树立起十足而光辉的表率和榜样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