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考前指导
文:付子
一、单项选择题
1.
心若止水,平和应对。绝不先入为主,也切莫草率结论,务必积极负责地阅读试卷中的每一个题目(材料及设问)和每一个备选项,以避免因拘泥于教材观点或想当然的心态而丢分;
2.
认真审题,充分挖掘材料或图片、图表或曲线中的每一个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和国别等均能提供重要信息,它们也许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3.
仔细辨问,深刻理解题中的限制词,如“共同”之处、“直接”背景和“最”准确等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对此必须予以谨慎的领会;
4.
悉心解读,全面把握材料中的具体信息及中心词,解读时可以序号的方式标记各层次信息,并尽可能地理顺各信息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主次和因果等。此类题目一般要求选项能完整地概括材料中的信息,或能体现信息之间的某种关系。否则,可弃选;
5.
但凡选项中含有“已经”、“全部”、“开始”、“正式”、“绝对”、“决(一)定”和“根本”等非教材知识为依托的词语,该项往往可不选;
6.
但凡选项说法比较中肯,如使用“相对”、“可能”和“之一”等词语,且没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该项通常就是正确的备选项;
7.
但凡选项说法比较陌生或自己说不清楚的,又没有紧扣材料(题目)意思或考试说明要求的,一般忌选;
8.
遭遇材料意思不明或模棱两可的选项时,切勿直接放弃或寄希望于猜想,可联系教材知识或常规思维知识将备选项与题干相印证,看其能否自圆其说;能者,即为正确选项;
9.
切忌“得意忘形”或“粗心大意”,以免发生错涂或漏涂正确备选项的悲剧。
二、 必修主观题
1.
审清设问的数目和具体内容,答题时应按照设问的先后顺序依次作答,切莫“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乾坤大挪移”,以至条理不清,头绪不明,丢三落四,杂乱不堪;
2.
依据材料作答,应尽量从材料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并用简洁规范的历史语言表述;
3.
结合所学知识,务必用教材主干知识点作答,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性质、国情、环境、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历史术语,短小精悍,简洁明了;
4.
理解、启示、关系、说明和评价等开放性的问题,一般落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及积极和消极等方面的内容,务必做到言之有理、自成一家之说;
5.
不管有木有看懂题目,也无论会不会作答,切忌只字不写,而应积极地依据相关的历史阶段特征写出你可能想到的一些历史主干知识点。
三、 选修改革题
重点关注农奴制改革、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熟练地把握其背景、目的、措施(内容)和影响(评价)等问题,并能简单地进行比较。如农奴制改革与戊戌变法在背景和结果方面有较大的不同点,并进一步探究两者出现这些不同的深层次的原因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