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邵逸夫去世男女被绑车上烧死女童遭继父折磨一周奇葩新闻一生办70个证件 |
分类: 社会杂谈 |
男子扶老人被诬自杀证清白值不值?
中国日报网(1月6日讯):几天前,在广东河源,一位街坊自称遇到老人摔倒,于是主动上前搀扶并送去医院,但老人却指证,就是这个人开摩托车撞伤自己。双方争执不下,几天后,这位街坊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自证清白。警方技术鉴定确认,摩托车没有发生过碰撞的痕迹。
现如今老人摔倒几乎成了全民畏惧的一件大事,而谁想将摔倒的老人从地上扶起,那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可能的后果。即使如此,那些好心人也会被人认为脑袋太秀逗,或者心灵太幼稚。应该说,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病症,不少的老人病得不轻,一般的民众们也随之病得越来越没出息了,更糟糕的是,我们居然对此竟还不能对症下药。
尽管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假摔,都想讹诈;也不是所有的民众都会冷视,都怕被诬,但在物质利益和自身安全面前,人们往往成为惊弓之鸟,容易将个例看成是普遍的现象,害怕受到伤害,从而不由自主地选择了“明哲保身”的做法。对此,我们除了将之归咎于社会的诟病之外,并不好简单地视为道德层面的问题。
当法律还不健全、当道德逐渐滑坡的时候,我们面对指甲般大的小事却束手无策,竟能为冷漠的人群呐喊助威,竟能将羸弱的老人视为仇敌,以致为老不尊和长幼无序的状况持续恶化并如火山喷发。这样的矛盾终于在跳塘自杀的街坊身上集中地体现出来了,为证清白,他无惧一死,这不是脆弱的表现,是为化解扶人危机而甘愿流血牺牲之第一人。
如果老人的摔倒只是与赔偿挂钩,那么我们还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可以高姿态地点评其中的是是非非,还可以无良地看看别人的笑话,还可以圣人般地为年轻后辈们指点迷津。然而,当有人为此而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时,谁还能淡定和冷处理,谁又能批评和苛责生命的无知?也许,有人会说,该街坊太过于懦弱,也太没有责任心;否则,他何以不能正视问题,他何以要轻易地自绝于人?
在此,笔者并不想讨论诬人的老人及其家属该承担什么样的罪名,相信法律和人情自会还人一个公道。笔者更关心的是,生命为天,死者乃大,这样的极端个例到底能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引发全体民众的深刻反思呢?换言之,也就是该街坊的死究竟是白废还是意义重大?
遗憾的是,在这个日益复杂和浮躁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只会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对他人和它事永远都是一个看热闹说笑料的姿态。在这些人的眼里和心中,该街坊何尝不是一个弱者,何尝又不是一个愚人?他一死了之,真的能证明他的清白吗?他的死岂不是反倒加深了老人的罪孽?他又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想让假摔的老人们就此收手还是想以此警醒天下世人切莫多管闲事?显然,该街坊死得太过于鲁莽和草率,死得太过于无情和无知。
尽管笔者以为从尊重死者和生命的角度而言,我希望他的死是值得的,但从社会客观现实来说,也许他的死真的一文不值,除了给家人带来伤痛和悲哀,带来灾难与损失外,他并不会留下多少的东西。也许,明天还有不少的老人在假摔,还有众人不敢扶人,因为这个地球离了谁都会照转不误,因为我们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还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因为民众的思想认识水平还亟待提高,因为我们离实现中国梦的距离还有很长很远。
惟愿我们的老人们能够善良,我们的民众们能够朴实,惟愿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