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水浒(二二)王伦时入伙梁山的三大门槛

标签:
水浒传文学王伦贡献 |
分类: 水浒 |

在如何对待主动来投奔的人这个问题上,宋江时的梁山泊和王伦时的梁山泊是不同的。
宋江时,梁山泊上兵多将广,高手如云,东西南北各寨之间相互配合,布局严密,再加上险要的地理条件,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因此,在对待个别主动来投奔的人时,也显得格外宽松,一般会主动收留,因为即使混进来个把内奸,也成不了气候。
而王伦时期就不同了。
王伦时,梁山泊不仅兵少,只有七八百小喽啰,而且几个头领也是本事低微,如若真的混进来一个武功高强的卧底,梁山泊就有可能毁于一旦,因此聪明的王伦在对待主动来投奔的好汉时,他设置了三道门槛。来投奔的人只有满足了三道门槛之一,方敢收留。
具体是哪三道门槛,书中没有明说,但是从林冲投奔梁山泊这一节,我们可见端倪。
首先,“投名状”
这里的“投名状”指的是杀人。即,前来投奔的人如果能在山下杀一个无辜的人,使自己背上杀人之罪,梁山泊方才收留。
这一对前来投奔之人的要求体现在王伦和朱贵的话当中。
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
林冲道:“小人颇识几个字,乞纸笔来便写。”
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叫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
从朱贵的话“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可知,前来入伙的好汉“杀人献头”已成为这里的规定。
其次,抢劫财物
这和“杀人献头”的性质差不多,都是为了使自己背上罪名,以表自己无退悔之念。这在书中的表现如下:
王伦要求林冲下山杀个人,林冲在山下等了两天,不见一个单身路人经过。到了第三天,终于等到了一个人来,岂料等到林冲追过去准备杀时,那个人却一溜烟跑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担财帛。
林冲丧气道:“你看我命苦么!来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
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
再次,须要有可信之人的推荐信。
林冲带着柴进的推荐信来到梁山泊,“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把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
从上面王伦的表现看,他看完柴进的信后,已经决定收留林冲,并且把林冲排在了原有头领朱贵之前。可见好汉要入伙梁山泊,有梁山泊可信之人的推荐信也是可以的。
后来,王伦顾及到自己的位子,欲反悔拒绝林冲时,朱贵、杜迁、宋万三人更是反复强调“林冲是柴进推荐来的”,不应拒绝。并且他们谁也没有提及什么“杀人献头”、“抢劫财物”的投名状。由此可见,前来投奔之人只要有梁山泊可信之人的推荐信,都是可以收留的。
以上三点就是王伦对前来投奔梁山泊的人设置的三道门槛,投奔之人必须满足其中只一个要求时,梁山泊方敢收留。同时,这也反映出实力还很弱小时的王伦是多么的谨小慎微!当然王伦的这些举措也促进了梁山泊的健康长远发展。
《水浒传》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因其博大精深使历代读者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要了解更多最新品水浒的精彩文章,期待您关注小编微信公众号:危石儿
你可以直接搜索“危石儿”字样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下面二维码直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