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几地教师因工资低相继罢课,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工资过低,其实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工资低只不过是教师罢课的最浅触火点,因为这是跟利益最关联的问题。可是我们并不能仅仅从工资方面来看待教师的罢课行为,工资低只是罢课触火点,而在这一触火点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思考。
绕开工资问题,我们可以更深的原因中发现教师们所处的尴尬处境,而处在这种尴尬中的教师,不止是湖北的教师。
处境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形象使他们有苦难言。
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无私,他们必须高尚,因为他们培育的是国家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可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教师也是人,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他们也要生活,他们更想生活的舒适。这就要求他们也得计较利益,因为没有人能够仅仅依靠精神食量真正的生活。然而,教师又怎能像其他行业那样“明目张胆”的去追求利益?即使有时候自己的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能过分的要求死缠,因为教师的“形象”伤不起!
处境二:教师与学生这一“矛盾”冲突时,永远是教师的错,教师最好不要开口解释,开口就是狡辩。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这一矛盾一旦激化,受到非议,批评的必然是教师。比如有些家长管不了的孩子,一旦从进学校,教师就成了他的贴身“保姆”,有些学生习惯性的顶撞老师,教师使尽了全身解数都无法使其改变(这样的学生真的不少),可是一旦出了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是教师的教育问题,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有口难言,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幸福感缺失,以致对教育工作产生厌倦也在所难免。
处境三:“抠门”成了教师的代名词,使教师感到颜面尽失。
如今的社会,“抠门”成了教师代名词,莫说是买房买车,就是一个卖菜的小贩都知道教师很抠,甚至有人私底下还说:“每月领着工资,还这么会精打细算。”可是教师不得不抠,每月可怜的工资还要养活老人小孩,再说很多地方都有公办教师不能从事第二职业的规定,要求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工作,甚至教师因从事第二职业,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就把教师牢牢地栓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很难有其他方面的收入。
处境四:教师职业的稳定性,被歪曲的定义为“不思进取”。
教师职业具有稳定性,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平稳稳,无起无伏,这与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提倡拼搏的精神不相符合,导致有些人鄙视教师职业,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往往是把教师职业排在最后,唯恐他人说自己没有大理想,大抱负。
处境五:流行说法,教师职业是一种“饿不死,撑不着”的职业。
处境六:我国教师地位,口号上高,实际太低。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得不到本应与其高尚形象相一致的荣誉感。
以上六种尴尬处境导致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精神上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感不高,加之工资过低,物质生活上更没有任何的优越感,教师的抵触情绪再多难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