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2011-01-02 16:28:29)
标签:

旅游

分类: 我行我摄

泉州城雕“飞天迎宾”高25.8米。“飞天迎宾”上的“妙音鸟”取意于泉州开元寺的飞天乐伎,代表着泉州文化名城悠久、灿烂、辉煌的历史。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泉州开元寺门票10元,本门票兼为泉州大开元寺记念卡。

地址所在:泉州西街176号。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开元寺原名莲花寺,于唐拱垂年间更名为开元寺,又称桑莲寺。关于桑莲寺的说法,还有一个“桑开莲白”的美丽传说,传说还有泉州五安的由来。开元寺的正殿“大雄宝殿”,因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山门前是一屏嵌有“紫云屏”三字照壁。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因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一屏照壁上几幅乾隆年代的保留下来的浮雕。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大雄宝殿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有块巨匾写着“桑莲法界”,以应桑开白莲之说。相传唐朝初期,泉州盛产丝绸,这片地原主是黄守恭的桑树园,因梦有一僧人向他募地建寺,推告之桑树开白花就以地结缘,几天后,果真桑园开白花,因感而遂舍地建寺,开元寺因此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

殿楹联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书。

可惜门前一僧人把守,不让拍摄殿内景物,当看到我的机相时便眼盯盯,不放松。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泉州开元寺东西双塔

东塔“镇国塔”,西塔“仁寿塔”,二塔都仿木构的楼阁式宋塔形制式的石塔。平面呈八角形,五层五檐,每层楼都有设有四门四龛,龛门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80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耸着肩,拱着背。憋足气,单膝跪。牢牢托,护塔基。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剌桐,泉州市花。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城廓,环城遍植刺桐。刺桐高大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而名闻中外。因此,刺桐花被定为泉州市花。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
杰出诗人、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先生,1962年秋游泉州,写下《咏泉州》。该诗镌碑立于开元寺:

刺桐花谢刺桐城
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
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
唐宋以来有会盟
收复台澎今又届
乘风破浪待群英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开元寺双塔抗震史话
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零四年)十一月初九夤,地大震,八级,震中区泉州湾,地震烈度十度强,波及粤、赣、湘、鄂、皖、浙、沪、桂诸省市。时“山石海水皆动”,“城内外庐舍圮”。明万历三十五年秋和万历三十七年,又各发生一次六级左右强余震,伴有飓风淫雨交作,而双塔仅镇国塔第一层檐石坠,第二、第三层扶栏因之并碎。如此强大的地震力,双塔仍基本完好。
开元寺双塔建筑场地开阔,基岩为础,塔中心为花岗石叠砌成八角巨型“筒中柱”,柱围十五余米,起着稳固重心、支撑整体的关键作用。塔身转角立倚柱,柱顶置栌斗,斗上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架于塔心柱与近两米厚外墙土的石梁、梁托榫眼接合,连结紧牢;塔每层开四门设四龛,门龛位置逐层互换,既美观又承压均匀,连同塔顶八条平衡对称大铁链,构成比例十分恰当、符合力学要求的整体结构。
中外著名专家学者称颂此平面八角翘檐、花岗岩仿木斗拱独特结构之古石塔是抗震建筑的奇迹,她展示着宋代高超的建筑技艺。
泉州市人民政府地震局  

泉州市防震抗震宣传中心立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紫云衬天蓝 

夕阳染塔金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宋代四大部洲,绍兴十五年(公元二四五年)柳三娘捐建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长廊方尽头

眼前又一景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寺内佛法地

院外市井天

潮州、泉州開元寺(泉州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