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此文被推荐到新浪博客、育儿博客、少儿博客首页





截图留念/谢谢向葵花花99推荐
自杀逼母堕胎弃二胎悲剧的思考
文:莹莹妈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
国家“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你准备生二胎吗?近日,
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却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虽然这种以自杀方式来逼母亲放弃二胎的女孩只是极端个案,但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很多都在责怪孩子以这种方法逼父母,太自私、太任性,做法太极端,确实,孩子的这种方式是过份的,也是自私的,但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应该有一双问题的父母吧?“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面对可能的“失宠危机”,大宝多年的生活习惯和应有的受宠地位难免因此出现危机感,但有多少父母在备孕时重视了,这就是很多考虑生育二胎家庭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之前我也写过“大宝和二宝的代沟应从备孕开始”,同时,在准备要二宝的同时,“你做好大宝接受二宝的各种思想准备了吗”?“当大宝的青春期撞上孕期时的碰撞”,家长有没有考滤孩子的这种焦虑感?做为大宝她(他)是家庭成员的一员,征求或获取她(他)的同意,既是排除生育二胎后可能出现的逆反情绪的必要准备,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尊重的必要,更是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因二宝的到来造成大宝情感上的缺失。报道中说到肖女士称女儿“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其实父母早就知道孩子有这么个“公主脾气”了,既然已经是宠坏的既成后果,那么之后发生的一切,原本可以避免了,肖女士为什么在与丈夫备孕一年的时间里,没有与孩子就此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她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二宝的到来呢?既然知道女儿的脾性娇惯任性再加上13岁正处在青春期叛逆中,更应该加强沟通,在做好女儿的思想工作后再备孕,如果女儿确实不能接受的话,是不是应该考滤做好女儿的思想工作后再要二宝呢?父母明知女儿任性,不接受的情况下先以怀孕的这种既成事实来让孩子接受,把孩子逼上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抗,确实令人叹惜,孩子是自私、极端了,但家长就没责任吗?这还真值得我们思考。如果当时做好引导和沟通后再怀孕的话,也许就没有今天女儿在得知其怀孕后,反应激烈,以逃学、拒绝参加中考、离家出走,甚至以自杀来威胁父母的行为了。父母在女儿知道后的种种反叛行为中也未能及时通过有效沟通来疏导和平息她的反抗情绪、做正面的引导、以关爱的行动去帮助她权衡利弊,纠正自私叛逆的心理,而是以堕胎来妥协。父母有没有去思考孩子的这种行为后面可能包含多种的信息,一种是为怕失宠,孩子没有得到好的沟通,钻了牛角尖,就是一心一意想要父母坠胎;一种可能只是平时任性惯了,只是想用行为来引起父母对她更多的关爱,看父母到底还有多爱她?还有可能是肖女士以44岁怀孕,年龄和孕期的生理反映,造成对孩子的忽略或者家里人对孩子的关爱确实不象以前了,把更多的关爱放在准妈妈的身上,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失宠的感觉,这种危机感的加强,为了保住自已的地位,硬逼父母坠胎,获取跟早日一样的爱;也有可能是之前没有很好的沟通,孩子又加上进入青春期,觉得家里人不尊重她,不把她当家庭成员来看待,这种忽略,造成孩子的失落再加上青春期的判逆,这个时候的孩子半大不小,世界观正在形成,在大人的眼中她还是孩子,但孩子是拼命想扮大人了。这整个过程中的做法可能就是处理大宝失宠心理的个案,最后,却以父母的坠胎给孩子做了让步,毕竞一条小生命,父母今天的做法在若干年后,当孩子明白事理,懂得人伦之道和尊重生命的意义时,想起自己曾经以这种方式间接扼杀了一位弟弟或妹妹,她又会怎么想呢?父母今天的这种做法,不知道是爱她还是害她?孩子在知道父母让步后的做法后,心理会不会留下自责、后悔呢?在这件事情的背后,做为父母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自已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是有某些方面的缺失或处理不当,在这件事情处理后还需要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去健全孩子的性格吗?父母更多的是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沟通、引导,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在这件事的处理中最终伤害了二胎,也和孩子有了隔阂,也伤害到了大宝,相信女儿在知道父母的决定后心理也不好受吧!。
孩子任性、自私,父母无底线纵容,或许我们无权对这对父母的教育方法横加指责,这种演变到自杀或坠胎的做法也是极个别的案例,但还是要引起家长们的深思,特别是打算生育二胎的父母更加要引以为戒,把做好大宝接受二宝的思想工作做为备孕头等大事来抓,莫让这种悲剧重演,以温馨幸福的氛围去迎接二宝的到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