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好好吃饭——辅食篇

标签:
杂谈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宝宝已经能抬头、能翻身了。母乳喂养平衡、规律的好日子似乎还没有享受多久,如何添加辅食的问题就摆到了眼前。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即不添加任何其他液体和固体食物)到6个月,但在实践中,资深儿科医生对此各有各的看法,并不完全赞同。
一般来说,添加辅食的时机,不早于4个月,不晚于6个月。早于四个月,宝宝肠胃消化不了,而且会占去宝宝的食量,影响宝宝充分获得母乳中的独特营养。晚于六个月,仅靠母乳营养可能跟不上宝宝的发育。
那么,具体时机的选择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有。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宝宝对食物有兴趣。
婴儿的行动能力十分有限,但他们的好奇心是无限的。吮吸母乳,是宝宝初次和这个陌生的世界建立联系,接下来自然而然的,用嘴巴和舌头尝试各种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就成为了还不能自主行动的宝宝探索这个世界的主要方式。所以,给6个月以内的宝宝适当添加辅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仅仅是为了他们的营养,同时也是为了给他们更多新鲜、有益的体验,促进大脑的发育。
如果宝宝过了4个月,抓到东西就爱放到嘴边,又是舔又是啃的,这时就可以尝试给宝宝一点比较稀的米糊或果泥吃吃看。如果宝宝喜欢吃,就可以逐步增稠,然后慢慢增加品种。
综合考虑宝宝的健康和兴趣两个方面,一般每两周可以尝试一种新的辅食。如果宝宝不喜欢某种食物,可能是因为他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准备好,也可能是因为单纯不喜欢这种食物的味道。就像大人一样,宝宝对食物的喜好也是千差万别,妈妈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很有营养”就强迫宝宝吃或者吃完。尽管辅食极少调味,在大人吃来可能味道都差不多,但应当确保宝宝的饮食符合他自身需求,让喂食成为一项像亲喂母乳一样,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感到愉快的日程。无论如何,与亲子之间良性的情感互动相比,没有什么食物是“非吃不可”的。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母乳在日常饮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辅食所占的比重则越来越大。这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辅食做得太精细。许多新妈妈购买了高级的辅食机,无论什么食物都能打成泥。一直吃这样的食物,宝宝就不容易养成咀嚼的习惯,咀嚼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将来宝宝断奶改吃大人饭之后,往往会出现不充分咀嚼就吞咽或直接吐出来的情况,进而造成偏食、挑食,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
那么给宝宝吃多碎的食物合适呢?只要食物中有足够水分,质地柔软,像米饭粒那样的大小就足够了。即使没出牙的宝宝,用牙床吃这样的食物也不会有困难。如果宝宝已经出牙,想吃大人饭,那就更棒了。一般中国家庭的饭菜,就其大小而言,七八个月大的宝宝就能用手抓来吃了。让宝宝自己抓食物吃,一方面,宝宝会吃得更起劲,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发育。当然,需要注意的是,1岁以内的宝宝食物中应尽量减少调味品的使用。
文章推荐:
面膜可以天天用吗 |
男人表达“我爱你”的8种行为 |
好莱坞高学历明星一览表 |
初秋身体保湿 |
看潮人们是如何玩转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