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译注——外篇•天地(四)

(2011-11-23 09:37:44)
标签:

文化

分类: 诸子百家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汉阴:汉水的南沿。山南水北叫阳,山北水南叫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丈人:古代对老年男子的通称。圃:种菜的园子。畦(qí):菜圃内划分出的长行的栽种区。)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甕:字之异体。)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搰搰(gú)然:用力的样子。一说搰搰当是滑滑,咕嘟咕嘟的灌水之声。见功寡:收到的功效很少;以下之见功多则意思相对。)(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边,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子贡见了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卬(yǎng):亦作,抬起头。奈何?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挈(qiè):提。)数如泆汤,(数(shuò):频繁,引申为快速的意思。泆(yì):亦作,这里指沸腾而外溢。)其名为槔。槔(gāo):即桔(jié)槔,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又名吊杆。)(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机事:机巧一类的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机巧、机变的心思。)(种菜的老人变了脸色讥笑着说:我 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这里指未受世俗沾染的纯静空明的心境。备:全,完整。)(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生:通作神生即思想、精神。)(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载:充满。)(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瞒然,(瞒然:羞惭的样子。)俯而不对。(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有閒,(
閒:间。有閒犹如俄顷,不一会儿。)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隔了一会儿,种菜的老人说:你是干什么的呀?)曰:孔丘之徒也。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拟:比拟,仿效。)於于以盖众,( 於于:亦作唹吁,夸诞的样子。)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独弦:自唱自和。哀歌:哀叹世事之歌。)(种菜的老人说:你不就是那具有广博学识并处处仿效圣人,夸诞矜持盖过众人,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卖弄名声的人吗?)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堕(huī):通作,毁坏的意思。)而庶几乎!(你要抛弃你的精神和志气,废置你的身形体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于道了吧!)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乏:荒废,耽误。)(你自身都不善于修养和调理,哪里还有闲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的事情!
   
子贡卑陬失色,(
卑陬(zōu):惭愧的样子。)顼顼然不自得,(顼顼(xù)然:怅然如失而不能自持的样子。)行三十里而后愈。(愈:病愈,这里指心情恢复常态。)(子贡大感惭愧神色顿改,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复常态。)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向:先前。)(子贡的弟子问道:先前碰到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呀?)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反:复;这里指恢复平时的心境。)(先生为什么见到他面容大变顿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曰:始吾以为天下一人耳,(天下一人:指孔丘。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心目中只有老师是唯一的圣人。)不知复有夫人也。(夫人:那个人,指种菜的老人。)(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师孔丘一人罢了,不知道还会有刚才碰上的那样的人。)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到,办事要寻求可行,功业要寻求成就。)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徒:乃。)(用的力气要少,获得的功效要多,这就是圣人之道。如今却竟然不是这样。)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持守不道的人德行才完备,德行完备的人身形才完整,身形完整的人精神才健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精神健全方才是圣人之道。)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托生:寄托形骸于世。所之:去到哪里。)汒乎淳备哉!(汒(máng):同汒乎指深远而不可测的样子。淳备:淳和完备,这里指操行和德行朴实而又保持本真。)(这样的人他们寄托形骸于世间跟万民生活在一起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到哪里,内心世界深不可测德行淳厚而又完备啊!)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功利机巧必定不会放在他们那种人的心上。)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不之:不去追求。)非其心不为。(像那样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会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会去做。)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謷(áo):通作,孤高的意思。)(即使让天下人都称誉他,称誉的言词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傥(tǎng)然:无动于衷的样子。)(即使让天下人都非议他,非议使其名声丧失,他也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风波:随风而起,随波而逐,喻指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牵动。)(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称作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沾染的人。
    
反于鲁,以告孔子。(
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孔子曰:彼假脩浑沌氏之术者也;(假脩:借助和修养。浑沌氏:虚拟的人氏,指主张浑沌无别而不可分的人。)识其一,(识其一:意思是懂得自古不移纯真合一的道理。)不知其二;(不知其二:意思是不了解顺合时势适应变化。)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外:指外在世界,与上句的字指内心修养相对应。)(孔子说:那是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他们了解自古不移浑沌无别的道理,不懂得需要顺乎时势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们善于自我修养调理精神,却不善于治理外部世界。)夫明白入素,(入:疑为字之误,的意思。)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体性:体悟真性。抱神:持守专一的神情。)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那明澈白静到如此素洁,清虚无为回返原始的朴质,体悟真性持守精神,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你怎么会不感到惊异呢?)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况且浑沌氏的主张和修养方法,我和你又怎么能够了解呢?
   
第十部分至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借种菜老人之口反对机巧之事和机巧之心,拒绝社会的进步,提倡素朴和返归本真。

      
谆芒将东之大壑,(谆芒:虚拟的寓言人物,并寓含谆和、迷茫的意思。东之向东去到。大壑(huò):深深的沟谷,这里指大海。)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小风,这里拟人化而成为一人名。)(谆芒向东到大海去,正巧在东海之滨遇到苑风。)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苑风问道:你打算去哪儿呢?谆芒说:打算去大海。)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注:注入,流入。)酌焉而不竭;( 酌:舀取。)吾将游焉。苑风又问:去做什么呢?谆芒说:大海作为一种物象,江河注入它不会满溢,不停地舀取它不会枯竭;因而我将到大海游乐。
     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
横目之民:亦即人民。人的双目横生于面部,故横目成为的代称。)愿闻圣治。苑风说:那么,先生无意关心庶民百姓吗?希望能听到圣人之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官:用如动词,指设置官吏。施:施布政令。)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其所为:做自己应做之事。)行言自为而天下化,(自为:自动地去做,自己管束自己。)手挠顾指,(挠:动;手挠即用手指挥。顾指:用眼示意。)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谆芒说:圣人之治吗?设置官吏施布政令但处处合宜得体;举贤任才而不遗忘一个能人,让每个人都能看清事情的真情实况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行为和谈吐人人都能自觉自动而自然顺化,挥挥手示示意,四方的百姓没有谁不汇聚而来,这就叫圣人之治。愿闻德人。德人:德行充实的人,这里指体察于道,顺应外物而居安自得的人。)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苑风说:希望再能听到关于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谆芒说: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居处时没有思索,行动时没有谋虑,心里不留存是非美丑。)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 共利之:共同以之为利,是说恩泽施及广众,人人都共有好处。谓:通作之谓之为)共给之之谓安;(共给之:共同资给财货。)(四海之内人人共得其利就是喜悦,人人共享财货便是安定;)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chāo)乎:怅然有所失的样子。)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那悲伤的样子像婴儿失去了母亲,那怅然若失的样子又像行路时迷失了方向。)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容:容迹、举止。)(财货使用有余却不知道自哪里来,饮食取用充足却不知道从哪儿出。这就是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的仪态举止。 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上:至高无尚。乘光:驾驭光亮。)与形灭亡,此谓照旷。( 旷:广远。照旷犹如普照万物。)(苑风说:希望再能听到什么是神人。谆芒说:精神超脱物外的神人驾驭着光亮,跟所有事物的形迹一道消失,这就叫普照万物。)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天地乐:与天地同乐。)(穷尽天命和变化的真情,与天地同乐因而万事都自然消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 混冥:混同玄合没有差别。)(万物也就自然回复真情,这就叫混同玄合没有差异。
    
第十一部分至此之谓混冥,分别描述了圣治德人神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