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陕西大物流“金码头”

(2014-07-11 09:23:14)
标签:

财经

  本报记者 杨雄伟

  相比制造业,物流业在人们传统思维中,一直深受“二流产业”的冷遇,但受“得物流者得天下”的影响,人们又开始重新认识,将现代物流业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一年,随着百胜冷链西北物流中心、西安普洛斯经济开发区物流园等物流大项目的顺利推进,西安已逐步具备了“现代物流”所应具备的综合性、多层次服务功能,陕西的“大物流”格局也日益凸显。

  规模发展构建通道

  从事兽药、饲料代理的朱庆芳刚整理好货架上的药品,就接待了开业的第一批客人。6月28日,集农林渔牧等大农业生产资料展示交易、物流集散为一体的西安北三环文昌农资市场开业,作为一期入驻的百家农资专业商户之一,朱庆芳也迎来自己的首个订单。

  “这里的基础设施完善,而且物流仓储都方便,相信效益肯定不会差。”朱庆芳表示,之前的店铺所在地文景路的北二环农资市场即将拆迁,地理交通位置优越成为她选择商铺的首要条件,而西安文昌农资市场位于西安市北三环西段,六村堡物流园东侧,地理交通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就意味着走货方便,节约时间,降低成本,这是我们考虑的主要原因。”

  朱庆芳考虑的也正是西安市未来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据市交通运输局介绍,近年来,西安市物流业发展步伐加快,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依托连接东西两大经济区域接合部的特殊地理优势,利用航空、公路、铁路等完善主体交通基础条件,发挥完整的信息网络体系作用,发展现代物流园区,形成了高效的“集—疏—运”系统,构建了畅通的物流通道。

  而在6月11日,康明斯国内第四家区域零件分拨中心(RDC)也在西安正式投入运营。借助标准化的仓储物流中心和智能化的全球线上物流信息平台,康明斯西安分拨中心将针对本地市场需求,提供整合、优化、智能的地区性物流服务。

   “西安区域分拨中心承担西安康明斯零件在售后渠道的本地化包装及发运业务,从而帮助西安康明斯把售后服务零件的物流从生产业务中剥离出来。这将有效提高工厂的整体运营效率,同时缩短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康明斯西安区域分拨中心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截至2013年底,西安市先后建成亚欧、贝斯特、海纳等20个物流场站,物流企业1203家,总占地面积2901亩,仓储面积49.8万平方米,年货运吞吐量3597万吨。载货汽车14.12万辆,吨位53.65万吨,年货运量4.4亿吨,货运周转量372.8亿吨公里,从业人员3.6万余人。开辟零担运输线路566条,已辐射到全国大中城市和部分乡镇。拥有快捷货运公司26家,车辆达2062辆。搬家企业112家,车辆763辆。

  据悉,为加快推进西安市道路运输物流企业发展,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加强行业规划和引导,科学界定物流企业,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引导,使西安市道路运输物流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标迈进。

  几何中心的国际视野

  日前,西安领鲜物流有限公司百胜冷链西北物流中心项目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工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8160万元,计划在今年10月底建设完工,并投入运营。冷链物流业在中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并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态势,百胜冷链西北物流中心的出现投资则将填补西安冷链物流业的空白。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人力成本增长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外资及内地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都强化了向西部地区的扩张。联邦快递、联合包裹、DHL等国外大型物流公司都加快了在西部城市设置网店,抢占市场。

  实际上,西安形成大物流格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西安身处全国的版图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区位特征;二是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也是做外向贸易的货物集散地和枢纽站。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陕西积极吸引电商、快递等新兴产业在这里布局。“地理几何中心”这一自然特征,如今正在转化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

  以工业物流老大美国普洛斯集团为例,近年在西安不断扩张。普洛斯世界领先的物流配送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开发商,在入驻西安高新区后,于前年底又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投资建设西安普洛斯经济开发区物流园。普洛斯公司通过自建国际高标准厂房和仓储设施,以租赁的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完整的工业配套服务,客户多为世界500强和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与其中多数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现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工业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

  这些都反映出外资加强了在西部的扩张,抢占市场,争夺优秀物流人才,将对西部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带来不小的压力。

  “西安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在质量上还需提升。”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说,“重要的是,西安要将自己打造成为区域物流中转中心。”

  而西安要想真正形成大物流格局,仅凭借自己的铁路、公路、航空领域的交通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国家赋予西安的战略定位,才是西安形成大物流格局的根源。”张宝通认为,西安如果没有国家的战略支撑,大物流就是一种“虚胖”。

  梳理之后就会发现,国家对西安有明确的战略定位:西安要成为亚欧大陆桥的心脏区域、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丝绸之路新起点、国际化大都市。

  这些定位看似比较宏大,但对西安未来整个城市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完全能支撑起西安大物流格局的容纳量。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讲道,要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都是给西安赋予的任务,西安现在不光是走向中亚、西亚、东南亚,还要走向大亚欧,看清这样的战略,西安的大物流建设就会有方向。”张宝通说。

  同样的观点,也得到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钊的赞同。他强调,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西安的外向型经济就必须依靠物流来支撑,要提高西安经济外向度就必须打通通往国外的通道。“从国际化大都市的视野来看,西安需要发展大物流,而且跟国际联通的大通道连接是非常重要的。”

  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给西北物流带来希望。会议强调,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健全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形成新的“城市增长极”

  如今,物流市场已经被细分为: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汽车物流、钢铁物流、医药物流、危险品物流、快递等等。这是大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西安大物流格局形成,离不开七大协同。据陕西省物流协会、亚欧大陆桥物流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周海明直言,“一是区域协同,二是行业协同,三是产业协同,四是企业协同,五是职业协同,六是专业协同,七是学业协同。”

  周海明认为,从七大协同来讲,物流业要做不同的管理、思考,企业与企业在协同上下功夫,国家在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上做文章,不能政出多门,需要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管理。

  陕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现代物流观念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资金困难、战略定位模糊、服务单一、管理装备信息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等诸多问题。这样的企业是很难经受住冲击的。

  专家建议,企业可通过建立物流联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我国物流企业大多都存在先天不足缺陷,让这些企业通过进行联盟,能够在物流设备、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降低成本,以达到共同提高、逐步完善的目标,使得物流业朝着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

  主持《陕西省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总体方案》研究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郝渊晓则认为,西安正在形成南边高新区,东、北部经开区甚至整个渭北工业区,西面西咸新区三大产业聚集区和卫星城雏形,所以物流园区的选址也可参考鲁尔区等国际发达城市的物流布局经验。同时结合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多为东进西运的流向特点以及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航空运输为辅的实际情况,形成“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三层节点模式,将具有产业优势的物流园区培养成新的城市“增长极”,并向周边区域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全面辐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