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险产品“游戏化” 新妙招or营销噱头?

(2014-05-27 10:13:03)
标签:

财经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王晓妮

  中秋节由于天气原因是否能看见月亮有赏月险,结婚典礼上司仪说错话、结婚现场宾客出现意外伤害有婚庆险,难产有难产险,此外还有绑架险、单身险、爱情险……时下,各种各样以创新名义的保险产品争相开售,更加注重娱乐化。这不,一款名叫“雷锋无忧”的微信保险产品近日进入了公众的视线,买了这款保险后,搀扶老人万一被讹,将会获得保险赔偿。此产品推出不到一个月,已经成功俘获了3000多人的芳心。

  业内人士认为游戏化的方式有利于让保险产品更容易为人接受,改变老百姓对保险产品条款的传统认识。不过,目前市场上不少互联网保险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并未触及保险产品的本身,也并没有从本质上激发用户的需求。

  另类保险受关注

  根据永安保险公司提供的资料,“雷锋无忧”微信保险产品是一款个人责任保险,设计背景源于时下“扶不扶”的社会热点话题,旨在通过“微保险”的形式,发挥保险的保障机制,“扶”起人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款保险的保险责任这样表示,“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因出于善意帮扶摔倒的第三者,而遭到第三者索赔并因此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法院在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第三者的损伤是由被保险人的行为造成的情况下,经二审判决仍然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这款保险也规定了一些责任免除情况,比如,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故意、恶意行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及第三者的串通行为;未经人民法院判决的损失、费用、责任;精神损害赔偿。也就是说,扶人者被冤枉,要想获得保险理赔,前提是要走法律程序,而且还得到二审。

  “雷锋无忧”推出没有几天,5月7日,阳光保险集团的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款新产品“摇钱术”。即通过摇动手机,获得理财高收益,截至5月11日16点22分,已有11044人参与了该计划。

  据介绍,这款产品特别之处在于,每个人购买该产品能获得产品收益是不相同的,具体的收益是多少,需要客户通过手机“摇”出来。5月11日下午,记者第一次摇手机获得收益6.4%,第二次摇动手机获得5.03%。阳光保险打出的口号是“不满意,可以再摇,每15分钟限摇3次,满意为止!”点击摇到的收益 (如6.4%)即可以进入投保页面,页面显示“阳光人寿恭喜您已获得6.4%的年化收益率,若投10000元,90天后预期收益为155元……”

  “雷锋无忧”与“摇钱术”通过“游戏化”营销在短时期赚足了眼球。其实早在几年前就不断有保险公司推出婚庆险、难产险、绑架险、单身险、爱情险、赏月险等。

  “游戏化”营销引争议

  这些保险产品的实际价值与其宣传价值的博弈中谁更能站得住脚?多家保险公司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宣传所需”。陕西诺亚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认为,保险行业存在很严重的跟风现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了先例,那么其他家保险公司也会纷纷效仿,而且产品的同质化也很严重。

  永安保险表示,一份“雷锋无忧”保费2元,保额1万元,客户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为自己或他人购买。初次投保成功之日开始15天内(增值期)分享至朋友圈或发送给指定微信好友求力挺可提升保额,最高保额可达20万元。同时,客户还可通过 “雷锋榜”查看力挺排名,让微保险产品的购买过程充满乐趣。

  记者了解到,永安保险此次在微信上推出的“雷锋无忧”保险产品使用的只是该公司的《个人索赔风险责任保险条款》,其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责任险产品。

  针对“雷锋无忧”,西安市民王先生说,他不会购买这样的保险,“照样解决不了讹人的问题,是个鸡肋。”市民张女士认为,按照保险条款,首先你得向保险公司证明你是“雷锋”,而不是肇事者,“我要是能自证清白,还要保险干嘛?”

  事实上,阳光保险在最初推出“摇钱术”的时候,宣传的是对于摇出来的收益高于4.6%的情况进行现金奖励,后来才改为奖励保费的形式。

  对此,某险企的周先生认为,这种方式有一定争议。据了解,4月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对保险公司进行保费奖励(或者现金奖励)的促销行为明确表示不允许。谈及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周先生认为,有些红线是不能去碰的,比如虚假宣传、违反反洗钱规定等。

  周先生认为,保险创新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产品层面创新,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三是销售模式的创新。他认为,“摇钱术”其实就是用销售费用去补贴销售,只能说是一种销售手段的创新,但并没有触及保险产品的本质,也没有从本质上激发用户的需求。

  也有业内人士对类似营销持支持态度,认为游戏化的方式有利于让保险产品更容易为人接受,改变老百姓对保险产品条款晦涩难懂的认识。

  理赔界定难

  保险公司理赔的前提是“法院在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第三者的损伤是由被保险人的行为造成的情况下,经二审判决仍然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在实际中,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少之又少。因为这种民事案件依据的是《侵权责任法》,受害人要想索赔,必须提供证据证明是帮扶者的责任,帮扶者不用自证清白,所以法院若无证据证明,是不会判赔的。

  “无证据若判赔,说明是审判过错,这种情况下,还有国家赔偿法。保险公司再去理赔,难道是纵容司法过错吗?”陕西庄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兴武幽默的说道。

  保险条款中说“被保险人因出于善意帮扶摔倒的第三者”,那么,“被保险人该如何向保险公司证明自己是出于善意,而不是肇事者?”周兴武表示,这样的保险险种听起来是弘扬社会正气,其实在理赔阶段很难操作下去。

  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杨奕说,这些险种近乎赌博的意味,也会出现偏离保险的实质。

  至于这些“好玩”的保险产品是否能够走俏市场,一些西安市民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年轻人可能会尝试,毕竟宣传的很好玩。”一位市民认为这些产品首先吸引的是猎奇心重的年轻群体,因为此类产品的保费都不高,或许会有人花小钱买个愉快或是饭后谈资。也有市民给出了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类保险毫无实质意义,虽然保费少,但发生理赔的几率太低了,即便是理赔金额也不多,保险公司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王青认为,网上销售的“奇葩”产品普遍存在理赔难的现象,不好界定是否理赔是多数市民担忧的方面。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说,这是网络购买保险产品的通病,而目前各家保险公司也没有想到合理的办法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他解释道,假如某个客户在网络购买某种网上保险产品,保费到底投入哪个保险公司分公司并不清楚,而客户可能在他所在的城市发生理赔时就导致很难界定。

  王青建议, 一味的跟风投保并不可取,市民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买保险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