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体育运动中心:在自然中呼吸的建筑

标签:
财经 |
分类: 产业经济 |
本报记者
行驶在包茂高速西铜段,可以看到临近高速公路的东面,已经找不到曾经被荒草覆盖了千年的荒地。三年前,一座气势宏大的体育馆拔地而起,折板面屋的设计形式,既体现出现代、工业气息,又显现设计的灵巧、宁静,极富现代感。
这个体育馆,就是泾渭体育馆,也是占地约430亩的泾渭体育运动中心里的核心建筑。泾渭体育运动中心使这块曾经荒芜的“边角料”土地有了生命,而使这块土地变废为宝的,正是西北设计院第四研究所的所长马晓东和他的团队。
“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我们更希望把体育馆当做公园的一个景观来设计,让这个建筑仿佛由地而生,融于自然,使建筑成为会呼吸的生态建筑,更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马晓东看着体育运动中心的那片葱茏,说起了他们在设计中的核心想法。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4/04/14/20140414331017-1710.jpg
工业元素的体现
泾渭体育运动中心,位于泾渭工业园内。一方面,体育运动中心是一个现代性和功能性很强的建筑,园内的体育馆可以容纳3000人,面积虽不大,但却承载了太多的“希望”—— 西安经开区管委会期待她成为园区的一张对外名片,作为公园内标志性的建筑更要体现工业园的地域特征。而另一方面,泾渭体育运动中心又位于西安这座历史城市南北发展龙脉汇聚之所,骨子里蕴含着丰富的传统。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希望能够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首先立足于继承唐代建筑最本质的‘出檐深远、气势宏大’神韵,作为体育中心形体设计的构思出发点。” 马晓东指着体育馆出挑的檐廊说。
在设计中,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抽取一些形式要素,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在主要设计里建立出挑、深远和地形、功能相结合的大挑檐,而里面的折面檐廊则都是对唐风神韵的现代演绎。
此外,体育馆屋顶的钢结构盖架、折叠的飞翼构造,又具有浓郁的工业韵律,这样工业化和传统相结合,“在做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马晓东看来,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非要形似,可以把握住其最基本的理念,将其提炼出来,只需要高筑台、起殿堂的大的势,但在细节上则更多的用工业元素呈现出来。
体育馆的屋顶结构和折翼则是最突出工业元素的地方,“屋顶的设计也让我们大费周章,做了很多优化。”回忆起设计过程中的困境,马晓东还是露出了微笑。
正因为陶板用了传统演化而来的陶土烧制,具有了传统感,而飞翼又具有现代工业化,二者充分体现出传统与工业的碰撞,具有强烈的视觉对比。
绿色的功能平台
漫步泾渭体育运动中心,可感受到以“筑桥”为中心线,南北区域建筑设施的差异。南区建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VIP服务中心、泾渭体育馆,泾渭会所等运动休闲场所,是体育运动区和商务会所区;北区则为休闲娱乐区,建有室外乒乓球、三人篮球场、儿童游乐场、塑胶步道、轮滑场地等大众健身、娱乐项目。
在泾渭体育运动中心能感受到泾渭新城的激情与活力,感受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文明、生态和谐共融的脉动。
首先,主要利用建筑的体型与场地的结合、装饰钢结构折面板与屋面轮廓的融合来塑造一个具有动态感和工业美学特征的建筑形态。设计师为加强建筑主体的形象,把体育馆置于4.5米的高台之上,突显她的标志性,使之成为进入西安北大门泾河边上的一处亮点。
由于体育馆四面都完全开敞在公园当中,每个立面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独具特色又和谐的融入公园的绿化环境当中的建筑,是体育馆形体设计的特色所在。
对于这样一个小型场馆来说,设计中还是有一定的形体自由度,“这就允许设计师在形体上有许多创造性的内容可做,但必须把握住功能、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的关系,为了节省造价建设方选择了球形网架实现大跨度空间,但网架在外立面的檐口高度和收边处理在正立面和东立面因而影响到立面的比例和观感,在设计中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幕墙设计公司、网架施工单位、幕墙施工单位相互配合最后才使得最初的外形效果得以实现。”看着最终的成果,马晓东颇多感慨。
其次,激情与活力源自体育运动中心内的各项设施承办区域内的专业文化体育赛事,还能满足于不同年龄层群众的大众健身、休闲娱乐需求。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涉及人流的走向分布问题。
因为设计者的别具匠心,所以,泾渭运动中心内,清澈的湖水、起伏的丘陵、相拥的乔灌、四季盛开的鲜花点缀着运动场地,勾勒出一幅现代文明与生态和谐共融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