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机场:长安大道横九天

标签:
文化 |
http://www.ceeh.com.cn
点击微信订阅号搜索城市经济导报
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本报记者
他经常出差,往返于国内外的各个机场。当别的旅客坐在候机区玩着手机打发时间的时候,他却穿梭于机场航站楼的各个角落,观察着机场内外不同的整体设计,关注着机场角落微小的细节。
因此,对于机场,他有着自己独有的理念。“机场作为一个陆空转换的空间,无法或缺的是它所具有的功能性。在其展现交通枢纽的功能性的过程中,人性化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条件。”
他是安军,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第十设计研究所的所长。气势恢宏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就是由他带领的团队一手设计。他喜欢把新航站楼比作自然界的飞鸟,那些严丝合缝、沉稳大气的建筑,在他眼中更多的是艺术品。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4/03/17/20140317431129-1000.jpg
见证机场15年换颜新生
在采访中,“功能性”、“人性化”这两个词在安军的口中被反复强调。他认为,机场作为一个门户和一个交通枢纽,必须要体现出设计元素。在那份严谨的设计方案中,他性格中的活跃元素,总是时不时得以体现,最终成就点睛之笔。
“机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对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形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说这话的时候,安军的表情很认真。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咸阳机场”)位于中国内陆中心,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中国第八大机场,位于西安市西北,咸阳市底张镇境内。
在区域枢纽机场的竞争中,咸阳机场既存在巨大的航空市场空间,又正面临周边省市中心机场的竞争压力。枢纽功能提升成为咸阳机场最当务之急的紧迫任务。
咸阳机场根据中国民航发展战略,实施国际枢纽机场建设计划,规划定位将建设为现代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内陆中心门户机场,“希望吸纳更多的航班在西安机场,也希望吸纳更多的游客,这也是本次扩建的重要目标之一。”安军说。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咸阳机场具有三座航站楼,分别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成的T1航站楼、2003年建成的T2航站楼。
最近一次大的扩建,就是此次以T3航站楼为核心建筑的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这次扩建是以以2020年为设计目标年,总投资97.57亿元。“新建了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新建27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8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枢纽、2.5万平方米的货运区,规划了1.1万平方米的贵宾区和1.2万平方米的集中商业区。”安军指着投影仪上航站楼的整体规划设计图详细介绍说,“同时,还新增登机桥22个、行李提取转盘9个、值机岛4个、安检通道29条,涵盖集成、离岗、航线等弱电系统28个,运行能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扩建中,核心T3航站楼,其与T2、T1航站楼共同构成航站区的中心核心区,三者彼此相连,方便旅客中转,共同围绕的交通枢纽一期工程做到与陆侧交通的无缝衔接、零换乘,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
航空港是进入一个地区的空中门户,也是城市的重要窗口。“航站楼建筑造型充满飞翔感和时代气息的同时,建筑整体形象也寄托着秦岭逶迤、渭水流萦的山水情怀;隐含着‘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华夏意匠;昭示着轻盈通透、明快动感的空港建筑艺术特征,整体建筑风格努力营造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融,充分反映航空建筑的文化内涵,诠释者科技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安军进一步指出了机场的总体设计理念。
“丝路新港,长安圣殿”
在安军看来:机场的设计,应该主要以功能性为主,以简约的现代建筑形式,去提炼出现代建筑的特点,重视现代建筑的需求,以此更好的表现出建筑本身独有的生命。“不能一味地简单复制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元素,而是要将其传统的理念和规划,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中。”
在机场的整体格局设计中,建立了明确的东西轴线,联系起西安和咸阳防线的交通与室外空间、不同时期的三座航站楼,主从相依,拱拥着开阔的陆侧广场,形成一个大的格局。
安军认为这种格局将建筑空间的开合展现得尤为明显。“从视觉空间上来看,景观环境的设置、室外向室内过渡、陆侧向空侧过渡,形成一个整体趋势。通过大的围合、绵长的轴线,又和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殿堂的格局是相辅相成的,符合中国人对于空间和审美的感知习惯。机场大气、开阔的空间,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机场的设计往往会以航空建筑的特色为基础,就如飞鸟翱翔一般,充满流线性。所以,T3航站楼的整体建筑形式就是流线形的。“这种设计叫做反宇向阳,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模式,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光线和景观进入航站楼。同时,这种形式在设计中也和传统建筑不谋而合。例如外侧这些树形柱,向上支撑,拖出整个屋顶,就如传统建筑中的斗拱一样,层层伸出,均匀受力,托起整个大殿。”安军指着屋顶上扬的位置说。
设计师们在设计如此现代简约的航站楼时,也同时希望可以用现代建筑的手法,把传统建筑的受力特点和建筑的本质元素结合起来,体现整个航站楼的特点。“所以这个航站楼我们将其取名为‘丝路新港,长安圣殿’,就是希望虽然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依旧可以让旅客通过航站楼的设计,感受到西安的文化特色和城市特点。”
环保与人性化的统一
在现在的建筑设计中,节能与环保早已成为众人最关注的部分。咸阳机场的建设更是将此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设计中,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成为一大亮点。
一排排2.2米高的风柱是T3航站楼设计的一个亮点,采用空气置换系统同时兼具广播功能。与以往的空调送风装置不同,T3航站楼的空调采用的是地辐热技术,室内温度会更均匀。另外楼顶部设置了可以自动开启的天窗,解决了自然通风的问题。这样,天窗、风柱与地辐热形成了一个空气置换大回环,在2.5米以下形成一个恒温层,增加人体舒适感的同时,还大大节省了2.5米以上无人活动空间的能耗问题。经过清华大学的测算,节能可以达到70%,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T3航站楼玻璃幕墙在设计上采用了倾斜的设计理念,增强了建筑物的立体感观。“幕墙采用中空玻璃,加上外墙的保温材料,可以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同时降低玻璃幕墙高度,可以减少外围建筑的面积,降低耗能量。”玻璃幕墙上的回字纹采用了先进工艺中的彩釉技术,在阳光直射时能够阻隔阳光,尤其是可以防止西晒,与T2航站楼采取软帘阻挡阳光相比更加绿色环保。
T3航站楼大厅立柱上的照明灯全部采用节能灯,并且通过将光线射向顶棚,利用反射和散射原理将光亮均匀洒向整个主楼内部,光线更柔和,也更加环保、节能。
走进T3航站楼出发厅,值机柜台集中的航显屏、楼内乘机信息的路标引导屏、登机口的信息提示显屏等多位一体的现代化设施,显得开阔气派。
与T1、T2航站楼内的值机柜台并排式布局不同,T3采用集中环岛式摆放,出发厅4个值机岛、80个值机柜台。如果不带行李,持二代身份证短短2分钟便可通过大厅里的自助值机办理手续换取登机牌。
为方便特殊旅客给婴儿哺乳、休息,咸阳机场分别在T2、T3航站楼内设置了育婴室,里面不仅具有沙发、婴儿床、饮水机等育婴休息功能,还增设了益智有趣的玩具供小旅客玩耍。
此外,还设有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专座,4条50米长的自动人行步梯,4辆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专用电瓶车可随时免费为旅客提供在T2、T3航站楼之间往返服务。
二期扩建工程将新建规模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工程,集公路、民航、城际铁路、地铁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据悉,新建的西安北客站至咸阳机场地铁将于5年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