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 红了早春

标签:
杂谈 |
http://www.ceeh.com.cn
点击微信订阅号搜索城市经济导报
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
本报记者
长安区燎原村的王改民有10个草莓大棚,已集体进入旺果期。王改民的两个电话响个不停,有预约的,有订货的,“来我这里的很多都是回头客,咱这草莓无公害,吃的放心,价格也公道,不愁卖,这几个棚子的果子都不够摘。”拿着国家无公害产品的认证书,王师傅开心地笑了。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西安市周边及郊县的大棚草莓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已成为农民致富和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
据长安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9年,长安区就安排技术人员远赴浙江、江苏等地,对草莓生产和市场进行了考察调研,引进推广了章姬、红颜等一批优质草莓品种。截止目前,已在灵沼、马王、引镇、五星4个街道建成深冬草莓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量达2万吨。亩均收益在5万元以上,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
此外,这些区域还纷纷依托草莓种植,建立了农业观光园区和草莓采摘区,常年开展观光游、休闲游等旅游度假项目。
三年前开始草莓种植的王改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逐渐摸索出适合本地的草莓种植技术,也把无公害的环保种植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大棚里,虽然他种植出的草莓个头不属于“高大上”,但口感却非常好,尝过的客商都赞不绝口。
说话间,王改民的手机又响了,大棚外来了老客户,他笑着朝棚外走去。
前一篇:西安家居业 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