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重点: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标签:
重型卡车战略重点人才民营资本也是汽车 |
分类: 主题策划 |
本报记者 殷高峰
陕西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核心在于: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进行产业的整合和聚集,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立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着力推动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据记者了解,目前陕西相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在不少学者看来,陕西在着重发展自身优势的同时,“要重点关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3/05/06/20130506051134-1040.jpg
百万辆汽车工程
汽车工业是陕西省举足轻重的行业,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石化、煤化,居装备制造行业之首。据记者从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了解,现有汽车生产企业80余家,其中:整车厂4家,专用车厂家16户,零部件近60家,汽车产品主要有:重型汽车、中型汽车、大客车、微型汽车、小轿车、专用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等。
同时,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集成,加快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升级换代,建设国家级汽车研发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根据规划,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年均增长25%,完成增加值500亿元,年均增长20%。
“陕汽、比亚迪公司在新能源汽车、CNG、LNG汽车的研发、推广应用方面取得可喜进展。”陕西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强说。
同时,在甲醇汽车开发方面,陕西已经走在了全国领先行列,国家已将陕西省列为甲醇汽车试点省份,陕西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已对此项工作做出布署,目前正在西安、汉中、宝鸡、咸阳、榆林等地进行试点。
延长产业链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座谈会上指出,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的特点,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省汽车产业基础较好,在重卡及轿车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后续发展潜力巨大。”
他说,当前,随着陕西省综合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已经到了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支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不能走原来靠产能扩张、靠投资的老路来发展,我们要走创新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形成领先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兴市场的开拓步伐。”
娄勤俭强调,现代的信息和交通都比较发达,在这样的条件下,眼睛不看到全国和世界,再好的企业也撑不长久,要从竞争力和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
汽车产业链条包含集专业化的整车、零部件、原材料生产企业以及相关服务机构,链条较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要形成集群竞争力,使产业集群得到发展和升级,必须有相关产业的支持,需要产业链接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和竞争合作关系。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铁山说。
从陕西的现状来看,汽车产业的上游相关产业如冶金、橡胶、电子、玻璃、纺织等,下游的保险、金融、贸易、维修、信息服务、运输业等诸多行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价值力方面都无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这些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滞后将会制约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种链结不会完全自动进行,还需要政府运用集群政策促进联结,政府扮演着搭建汽车产业平台的主导角色。”王铁山说。
“事实上,对于陕西汽车产业来说,产品不太丰富也是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余强说,“目前陕西的汽车产业主要以重卡和轿车为主,像大客车,目前尽管有,但是规模还很小,轿车主要面对的是中低端市场,缺乏中高端产品。”
对于陕西来说,围绕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大力加强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提高汽车产业的省内配套能力和水平,丰富产品体系,完善产业链是陕西汽车产业的一个着力点,“在推动陕西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陕西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余强认为。
打造产业集群
在王铁山看来,陕西应通过形成产业集群,鼓励具有条件的汽车企业建立起战略联盟,企业间加强合作开发,解决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瓶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