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跨越发展 打造宝鸡副中心
(2013-02-19 16:27:54)
标签:
经济区建设经济运行排放标准能耗快速发展杂谈 |
分类: 主题策划 |
本报记者
新春佳节之际,凤翔县城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书法爱好者义务书写春联、“书香凤翔”读书活动、7场秦腔专场演出,“江湖、曲子演唱”等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为全县人民送上了一份精彩的文化大餐。
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背后,是由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的。凤翔,曾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不断跻身于全国县域经济最具成长性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回眸 2012年,全市上下按照优质服务“零距离”、环境保障“零干扰”、落实政策“零折扣”的要求,认认真真抓落实,共完成重点项目投资 475.3亿元,完成率达107.6%,超计划 7.6个百分点,为历年之最。
2013年,气势恢弘的大项目建设、活力四射的产业集群,共同奏响昂扬的发展乐章,演绎出凤翔跨越发展的精彩“蝶变”,加速向宝鸡市副中心城市迈进。
高点定位促发展
面对“十二五”新形势,凤翔县抢抓关天规划实施和凤翔撤县设区的新机遇,结合县情提出了“跨入西部百强、建设活力新区、打造魅力凤翔”的奋斗目标,确定了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和园区推进的发展战略。
“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达到1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6%以上,达到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81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 25000元。”这是2012年初凤翔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全县经济指标,这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西北小城的自我加压。
2012年以来,凤翔县按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坚决关停“五小”工业项目,加之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部分项目建设速度放缓,“稳增长”遭受着较大的外部压力。
在重重压力下,凤翔紧紧抓住项目这根纽带,开展项目建设攻坚、招商引资攻坚等五大攻坚活动。同时,实行“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达产”、“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马上办”。良好的意识和严格的制度,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2012年,凤翔县总体经济运行非常稳健。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43.5亿元、同比增长14.9%;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8890元、同比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0元、同比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31.3%……多项经济指标实现高位增长,位居全市前列。
有压力、有责任心才有紧迫感。凤翔县与时间赛跑,快马加鞭抓项目,为客商解难题、办急事,甲醇、中国西凤酒城灌装中心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2012年初确定的 82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 58.3亿元。
201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同比增长14.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3.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
“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实现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力争到2017年在宝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体思路和目标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活力凤翔、美丽凤翔、幸福凤翔。
狠抓项目强引擎
项目建设是率先跨越的加速器,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2年9月29日,中国西凤酒城灌装中心竣工投产仪式在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灌装中心整体投用后,新增成品酒产能9万—10万吨,新增原酒储存能力4万吨。总投资22.6亿元的西凤集团技改工程,将建造全国一流的白酒产业生态基地,打造“十里西凤酒城”黄金产业链。工程建成后,西凤酒原酒产量将达到10.5万吨,成品酒产能达到15万吨,为实现百亿西凤宏伟目标提供强大后盾支撑。
2012年12月4日,西凤酒集团与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酒检中心)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签约后,“酒检中心”将派出资深专家深入公司,开展集中培训、主题研讨,搭建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创新交流平台,力争使西凤酒公司在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检验检测水平、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助推西凤酒成为中国白酒一流品牌。
2012年11月 25日,以 BOT模式投资兴建、总投资5000万元的长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式破土动工。项目设计容量为日处理污水 1.35万吨,建成投用后,水质可达到渭河水系1级 A排放标准,为甲醇等重点项目生产提供保障。
长青工业园区甲醇项目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4.5亿元,占年度 25.84亿元的95%,中央化验室水系统化验设备安装基本完成;热电锅炉辅机具备点火条件;甲醇罐区6台小罐水压试验完成,完成投料试车总工程量的95%。甲醇项目投产达效后,甲醇下游产品开发前景广阔,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长青工业园将成为相关产业高度聚集的千亿煤化工产业区。
雍城湖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与香港诚兴集团在第二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集中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合同引资32.3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只有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项目储备、策划和开工,才能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是凤翔县决策者达成的共识。
凤翔的变化令人振奋,2012年初确定的年度投资58.3亿元的 82个重点项目建成27个,在建项目 53个,共完成投资56.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6.2%。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66个,到位资金43.47亿元,占年度任务40亿元的108.6%;向上争取国投资金9.1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0.6亿元的 85.8%。
目前,凤翔县重点项目育才煤炭物流中心、久泰甲乙醇物流、神木浩川煤炭综合利用、六营城市综合体和雍城湖片区综合开发等一大批项目,正在积极对接,加紧洽谈,这些项目签约和启动后,将成为凤翔新的经济增长极。
富民惠民增幸福
抓项目、促转型、谋跨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社会发展、让百姓受益。特别是民生项目,更是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
虽然凤翔依旧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担,但在改善民生的财力分配上,凤翔从未“瞻前顾后”。
民生工程已经成为凤翔县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抓手,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向社会生活更广、更深的领域延伸。民生工程已不仅扮演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的角色,更要为全县居民的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长期以来,凤翔县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一项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 ,逐步建立了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据了解,凤翔县目前已有 210个村的村民只要到村里的普通门诊定点卫生所看病,便可获得普通门诊医药费报销,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民生重点工程,一间间农家书屋、一座座乡镇文化站,正不断激活凤翔县广大镇村的“文化细胞”。全县12个镇233个村全部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实现了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全县233个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工程全覆盖,其中10个村还建立了数字农家书屋。
保障房,安居房,幸福房!为确保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凤翔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的原则,坚持从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保障性住房定位在“房型小、功能全、造价低、质量好”上。保障房项目小区内水、电、公建、绿地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全县累计实施了凤鸣七号院、新都市花园、万和家园、上善家园等保障房项目,建设保障房3960套。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城镇家庭的 20%以上。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加快推进,正实实在在地改善着凤翔居民的生活。
凤翔,正以繁荣和谐、特色鲜明、品质高雅为基本内涵,着力在关天经济区建设中彰显自己的鲜明特色,昂首阔步迈向跨越发展的“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