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字号玉女”是怎样炼成的?

(2012-07-26 17:19:20)
标签:

转载

分类: 产业经济
本报记者 刘阿娟
       近日,“蒲城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通过对该社发展历程的回顾及现状的呈现,或可一窥陕西农村专业合作社成长中的努力、困惑与思考。

       7月18日,蒲城县荆姚镇逢集。镇上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节奏和集市习惯,大多数参与贸易的商品都是村民自家的农产品,同样的产品价格,要比西安低出很多。
  在镇上稍作打听,便知道了我们此行的采访对象“玉女合作社”的详细地址——许家庄村。这个村子聚集了当年很多从山东、河南一带迁徙过来的人群,这里也保留了土布手工制作的最传统工艺。
7月初,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全国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陕西省共有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此称号,“蒲城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光荣上榜。多家媒体和各地的考察团纷至沓来。
  通过多年发展,如今,“蒲城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国各地开办营销窗口60多个,产品遍布30多个省、市自治区,“荆姚玉女”牌商标也走得越来越远。

 “玉女心经”

   近几年,在许家庄村悄悄流行起一股风气,就是很多家长喜欢给自己的女孩取名“玉女”,甚至不乏同名同姓的孩子,寓意“生女当如张玉女”。
  张玉女如今是“蒲城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但获得如此的声望对于十几年前的张玉女来说,是无法想象的。1996年,张玉女嫁到许家庄村时,家里住的还是毛草房。她和丈夫去县城进百货,做起小本生意。三年后,当生活微微好转时却又遭遇重大的家庭变故,各种压力向这个瘦小的女人排山倒海般涌来。
  张玉女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织布,2000年她开始带头组织村民织起腈纶线床单,又和丈夫拉着腈纶线床单赶集销售,给村民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入。
  然而,腈纶线床单容易起静电、起毛球的缺陷使得这个商品似乎很难走出农村。通过向亲戚朋友拆借及通过各种途径贷款,张玉女开始组织村民做纯棉床单。但纯棉床单的工艺要比腈纶线床单复杂很多,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要对村民进行培训和加工成本的提升。
  几经波折,纯棉手织布床单终于在2004年进入市场。然而,因为它的价格远远高出大多数农民的消费水平,张玉女只能重新开发市场。
  “有时候看着满屋子囤积下来的床单,我就会哭出声来,卖不出去啊。”张玉女说。她只能开始扮演业务员的身份,跟蒲城县的家纺店打交道,先通过免费试用,再到试验性的铺货,没有任何市场开拓经验的张玉女不断摸索着自己最朴素的销售渠道。
  经过两年的发展,玉女土布纯棉手织床单终于建立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并不断开发出新品。
“顾客的建议是最宝贵的,我们都会慎重考虑。”张玉女说,她的很多新品便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制作的。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2008年4月15日,蒲城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成立。从事纯棉手织土布服装、床上用品和家居饰品的研发、生产和包装销售业务。并于2008年7月申请注册了“荆姚玉女”牌商标。
2011年,“荆姚玉女”牌土布产品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据张玉女介绍,目前,合作社已在全国各地开办营销窗口60多个,在阎良和蒲城有了自己的直营店,产品遍布北京、浙江、上海、天津、四川、湖北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
  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员由初组建时的38人发展到现在的165人,辐射带动农户380户,织布700多人,社员资金108.6万元,资产总额达到432.75万元,其中:现建有厂房近2000平方米,购置车辆3部,注册商标1 个,购置培训设备1 套,购买生产流水线设备60多台。
  2011年,合作社通过物流配送、订单生产、网络销售等形式,销售社员土布产品5.8万件,经营收入887万元,盈余返还21.3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2011元。

“抱团”提速
  “织一机子布,我可以领到近800块钱的加工费,每天的收入达到四五十元。年底还有两只股的分红。”谈及玉女合作社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已进入花甲之年的冯奶奶喜上眉梢。这样一来,她不仅不再需要向儿子伸手要钱,很多时候还可以补贴家用。同时,在家里还可以照顾孙子。
玉女合作社成立后,不仅创建了“市场+品牌+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了合作社规范运作,而且健全职能部门,建立了“三会一课”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财务审批、盈余分配和财务公开等制度,做到依法办社、照章运营;二是配备了会计、出纳、库管员等财务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确保合作社财务工作正常运行;三是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盈余按交易量比例返还。设立成员交易台账和成员账户,详细记录成员股金、成员交易等情况,作为年终返还的主要依据。四是公开财务收支,大额举债和支出由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每年年终,合作社及时公开成员交易、销售和收支情况,自觉接受成员监督,做到财务公开、透明。
  “人多力量大,很多事情就不用我自己闷着头去想了,一个人容易走死胡同,而且资金也充足了。”张玉女谈及成立合作社后的变化。
通过玉女土布合作社,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和市场实现了有机的对接。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有效解决了单家独户想办不能办、办不了或者办了不合算的事情。
  “产前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材料,这样既保证了棉线的品质,也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产中成员到合作社领取原材料,分散加工成土布后交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深加工;产后由合作社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实现了合作社与成员的有机融合。”张玉女说。
目前,玉女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在土布床单的基础上,研发出床上用品四件套、三件套、百福图,及土布衬衣、短袖、睡衣、风衣、旗袍、内衣等二十多种服装产品和家居饰品,拓宽和丰富了土布加工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对土布产品的需求。
  在年终盈利分红上,2008年,玉女合作社共返还给成员3.2万元;2009年共返还给成员2.53万元;2010返还给成员5.3 万元。
  2011年,合作社销售土布床单、服装等产品5.8万件,经营收入887万元,给成员和非成员发放加工费260万元,2011年盈余返还21.3万元。

 成长在路上

       “我的心很大,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穿上我们的纯棉手工衬衫,能让我们的土布床单走向世界。”张玉女说。
   张玉女介绍,玉女合作社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投资60万元,扩建生产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原计划投资180万元购置流水线生产设备,平缝机等60多台;投资20万元,聘请省内外纺织专家和学者,在应用新技术上对社员进行培训,改造研发出一批外观新颖、色调高雅、图案丰富的土布床单和工艺品。但由于农村的房产不能做抵押,合作社贷款遇到困难,这些计划都打了折扣。
  然而,更让她苦恼的是人才问题。采访过程中,有一位澳大利亚客人来合作社参观,张玉女在热情接待的同时流露出几分忧虑。“语言无法沟通啊。”张玉女说。
  张玉女是一个接受新事物很快的人,并很快能将想法付诸实践。她早已意识到网络的力量,目前,已经开始网上销售。但她认为自己对网络推广还是很陌生。目前网销业绩平平,甚至没有人去打理网店。对于网络推广,张玉女有些迷茫。
  近两年,玉女合作社亦开始吸纳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销售领域。为了让新人迅速成长,合作社不惜送他们去各地培训。同时,她希望把入城打工的年轻劳动力也能吸引回乡。
  “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延长合作社产业链,提升产品品牌效应,显然光靠我们这些农民是不够的,一定要引入新式人才。”张玉女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