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寂抑或重生 一座“古镇”的开发路

(2012-05-23 10:14:26)
标签:

赵乐勇

凤凰古镇

古街

凤凰镇

开发规划

杂谈

分类: 主题策划

文/本报记者 刘阿娟 图/唐果

  凤凰古镇实际的开发程度与外界的想象确有一定的差异,但古镇人对此却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独立思考。

  阳光静静地洒落在凤凰古镇的老街上,铁匠铺传来的叮当之声回荡着,时间一下子变得缓慢了起来。

  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徽式建筑并没有得到刻意的修葺,已经风干的腊肉依然高高地悬挂在竹竿上。阁楼上的地板不时会发出咯吱声,两只烛台在柜子角落静默着。

  在全民旅游到来的今天,古镇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目之所及,凤凰古镇实际的开发程度与外界的想象确有一定的差异,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古镇人对此却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独立思考。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由柞水县政府牵头与浙江某规划院做的凤凰古镇开发规划预计会在今年8月份完成。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2/05/21/20120521150557-6160.jpg一座“古镇”的开发路" />

  凤凰依旧

  凤凰镇,亦称凤镇,位于秦岭南麓商洛市西部柞水县的东南部社川河畔。

  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这里便有集市,而在清顺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处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纷纷来到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已经遍布街巷,市井繁荣。凤凰镇逐渐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在当时有柞水“小上海”之称。北方的山货土特产经马帮和人力驮转至此,再经水路沿汉江运到汉口,而江南的丝绸、稻米也经水路运来,而后从旱路翻越秦岭送入关中。

  但在上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水运的萎缩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凤凰古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渐渐隐没在秦岭深山之中。

  凤凰古镇并没有被遗忘,近年来,随着古镇旅游风的强势袭来,凤凰古镇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更为幸运的是,2010年,凤凰古镇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古镇”中上榜,名声大噪。

  漫步老街,记者看到,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老作坊,造纸坊、铁匠铺、丝织店等比比皆是。卖古玩的店主守在几位打牌的老人旁边“观战”,看到顾客登门,只是憨厚一笑,并没有虚张声势的热情和迫不及待的推销,而智齿未脱的小孩却着急着模仿导游的神态和动作向游客介绍自家门楣上雕花的涵义。

  “只要到周末,街道里的车就会停得满满的,但我们这两年都不敢宣传了,等一切都准备得更加充分时才可以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多一些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把握。”柞水县凤凰镇年轻的副书记赵乐勇说,他亦是凤凰镇旅游管理处的唯一成员。

  陕西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坦言:“陕西的文化古镇破坏相当严重,如今大部分古镇都要经历一个恢复过程,类似于凤凰古镇这样的保存程度已属不易。”

  快与慢

  柯尊恒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他是当地著名的中药师,称得上是古镇第一“名人”,某种意义上更是凤凰古镇旅游开发的开拓者。

  他介绍说,女儿下岗后在古镇开农家乐,去年纯收入6万元。在生活滋润的同时他们和镇上的所有人面临同样的问题:垃圾和污水处理困难。

  “我经常让女婿用车把垃圾拉到其他地方处理。不污染这里就污染那里,为难啊。”

  早在2002年11月17日,柯尊恒就向政府递交过一份关于保护开发凤凰古镇的旅游报告,只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据了解,近年来,凤凰古镇先后曾与经开控股、丹尼尔公司等有过开发合作协议,但因种种原因最后均不了了之。

  在古镇游之风热吹的当下,古镇的深度开发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丽江、乌镇等开发较为成熟的古镇,过多的商业元素和大量游客的侵入,使得当地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原住居民逐步外迁,原有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凤凰古镇沧桑静默、古韵十足,当地人既有着对汹涌而来的商业文明的兴奋好奇,同时,又担心开发过度侵蚀了积蓄多年的灵秀。

  柯尊恒认为,虽说凤凰古镇的开发步伐没有那么快,但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古镇开发一定要让政府运作,企业大多想的是一分投入十分回报,他们照搬其他地方的古镇开发规划,可能缺乏可操作性。

  “一份长远的旅游规划,严格的文物保护措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凤凰古镇旅游发展的前提。”柯尊恒说。

  平衡点

  凤凰古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开发保护只处于宣传层面,实际动作不多,也便有了赵乐勇的刻意低调。

  “现在的开发保护费用主要还是靠财政拨款。”赵乐勇说。

  在赵乐勇的工作中,除做好招商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外,如何平衡好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之争亦是他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个人的设想是在保护好古街的同时,建一条仿古街,游客可以在古街参观体验,但所有的商业休闲娱乐活动可在仿古街进行,把对古街的损害降到最低。”赵乐勇说,同时将不愿意忍受游客打扰的古街原住居民迁至移民小区,他们的房子则以入股的形式加入景区经营管理。

  据了解,由柞水县政府牵头与浙江某规划院做的凤凰古镇开发规划预计会在今年8月份完成。

  站在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看,古镇的开发和保护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古镇专题小组成员余平说,“如何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陕西发展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的一个关键点。”

  “保护性开发是古镇旅游的前提。”对此,西北大学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树民认为,任何一个古镇首先要明白的是自身对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是什么。同时要明白开发的利益主体绝对是当地居民,一定要尊重当地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感知,旅游环境的设想,在开发中必须强调民生和人权。

  他指出,可以在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做好宣传营销,吸引游客,同时解决招商引资问题。

  古镇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尊重古镇历史,恢复还原历史的风貌。在我们今天的旅游开发中,对于其历史辉煌时期的古镇面貌再现是保护和开发这些古镇的重要方法。不仅要使中外游客体验到过去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风貌,而且也要使古镇的历史以再现的方式流传下去。

  第二,要挖掘古镇文化,表现出古镇文化的传奇魅力。千年古镇在其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元素。例如凤凰古城就孕育诞生了沈从文这样的文学大家;许多古镇都孕育了大家族的文化历史,比如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江苏周庄的沈万山家族等,这些名人富商所形成的家族文化同样也对游客产生出传奇的文化魅力,要很好地挖掘保护和展现。

  第三,保护古建筑,再现古镇的建筑风貌和民族风格。古镇的古建筑包括传统的百姓民居和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如祠堂是大家族祭祀、办理婚、丧、寿、喜和处理家族事务的重要场所,流传至今则成为是古镇中重要的建筑遗产,但是许多祠堂不是被破坏就是被用作办公场所,在商业开发过程中,也往往成为茶楼或者餐馆的建筑。

  第四,要保护古镇周边的自然环境。古镇风光离不开美丽乡村的衬托,因为古镇是在山清水秀、世外桃源的环境中孕育成长的。这一点往往被古镇开发者忽视。(沈青,中国十大品牌专家、著名旅游产业规划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