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道源楼观传承人文经典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主题策划 |
本报记者 师安鹏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2/02/27/20120227520344-2060.jpg 公元前488年的楼观台,注定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值得探究与回味的地方。在老子讲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如此言简意赅地深刻阐释出宇宙万物之间这种相克相生的哲学关系。
伴随着终南山中那氤氲飘渺的山岚雾气,昏暗的青灯之下,浩渺宇宙之间,天地万物,相依相存,相克相生,无穷无尽的自然法则,在老子胸中升腾奔涌。他铺开竹简,沉吟冥思,黝黑闪亮的刀尖开始疾速游走。不久,一部足以令后人无比景仰与膜拜的五千箴言——《道德经》著成了。
不经意间,2500年前古楼观上那一盏光焰黯淡的青灯,却在浩瀚的历史烟海中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然回溯历史,《道德经》的诞生过程并非想象中的简单。可以说,老子是诸子百家中最为标新立异的一位。离宫西游之前,他坚持“圣人述而不作”——即只以口述的形式传授学问给众弟子,至于著书,那是想都别想的事儿。
历史在此设了一个难解的悬疑!没有人确切知道,决心归隐的老子后来又为何一改初衷,在楼观台停下脚步,开始了著经述道之路……
老子的时代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诏令天下伐郑。混战中,郑国大将祝聃以强弩射中天子肩膀,联军大败。在这场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实力较量中,天子的威信降到了最低点。从此,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一个个强大的诸侯国开始粉墨登场。
战争,成了整个春秋时代的主旋律。
老子对战争的态度是“不得已而用之”,表明其并不盲目排斥战争,但他又说“恬淡为上”,意思是说,制止侵略后,战争要立即停止,决不可争强斗胜,炫耀武力。然而,当整个时代都陷入疯狂的纷乱争霸之中,老子的态度显得是多么苍白!
那个时代,老子注定是忧郁的。
道家思想倡导与民休息,清净无为,但这是和平年代的治世哲学。如今,战争无休无止,民不聊生。
或许,老子还在固执地等待有朝一日周王室会重整河山。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王子朝的造反很合时宜,正是因了此事,老子从政治圈中被驱离出来。离宫归隐,使他对世事万物看得更加清晰。此时的老子已到知天命之年,他意识到乱世结束的那一天自己是等不到了,而漫漫岁月,高深奥妙的道家思想不知何时才能派上用场?
所以,如何将道家思想有效传承的问题逐渐在老子脑海中愈演愈烈。他收徒不多,且多资质平庸。和平年代一旦到来,他们能担负起推行道家思想、普泽天下的重任吗?
显然,“圣人述而不作”的原则开始动摇了。
楼观的主人
古楼观风景壮美,历史注定要与这里结缘。
早在西周时期,这里便成为人们出游的名胜之地,相传周穆王曾游历于此,并建有“楼观宫”……后来,函谷关令尹喜成为楼观台有史可考的第一位隐者,出仕之前,他曾此潜心修习多年,结草为楼,以观天象,是那时每日的必修功课。
因极度仰慕老子的学识,函谷关邂逅之后,尹喜便辞官迎西游归隐的老子至草楼观。后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即如今古楼观著名景点——说经台。
自说经台而下北行2公里,是唐代宗圣宫遗址,有几棵相传为汉代所植的古树。其中一棵古柏,树冠枝蜷藤结,状似三只老鹰,故名“三鹰柏”。还有一棵“系牛柏”,据《古楼观志》记载,老子入关驾车之牛系于此柏,据测树龄已有2500余年。说经台以西4公里处,有老子墓,墓为椭圆形,高约4米,面积为20平方米……这些都成为了老子与楼观台渊源的有力佐证。
不妨设想彼时情景:老子扶楼而上,举目远眺,但见此地南依秦岭,北面渭河,当真是一块妙不可言的风水宝地;遂又信步山水之间,竹林茂密,古木成荫,泉水叮咚,静幽沁脾,可谓耳目一新。
于是,圣人西行的脚步,终于停驻在了楼观台——这个被后世称为“道源仙都”的地方。他意识到,天下虽大,可如此“洞天福地”如何能找到第二处!所谓灵山蕴育神物,千古奇书《道德经》若出于此,岂不正顺应了天意!
千年的道源
古楼观著经伊始,老子学说自此传播弘扬,不但为春秋百家争鸣提供思想之源,更为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古楼观作为“道源仙都”的地位亦愈见巩固,甚至被奉为道教“十方丛林”之首。帝王将相争相祭拜,文人骚客流连忘返。
秦始皇喜好神仙与长生之术,亲自到楼观老子祠庭礼谒。李唐王朝时期,曾尊楼观为皇家祖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以《道德经》等道家经典开科取士,视道士为皇族宗室,朝臣、皇亲常入住道观修持。彼时,楼观高道云集,闻名全国,达到鼎盛时期,李白、王维、白居易、温庭筠等著名诗人纷纷到楼观游览,并留下诗篇。
在之后的岁月里,楼观的殿宇也随着历史的沉浮、王朝的更替经历了它的荣辱兴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楼观悠久的道教历史文化和大量的珍贵文物十分重视。随着国家形势好转,楼观台道教迎来了健康发展的大好时机,1978年,楼观台道观被政府批准为对外开放宫观,成为与国内外进行道教文化交流的重点道观和陕西省境内著名的古文化遗迹游览区。
出于文化传承、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考虑,几经论证,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于2010年1月29日启动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建设,由曲江新区与周至县合作共建。自此,重新规划的道源楼观终于迎来了重焕生机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