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经济导报:中日书法,不一样的情感表达

(2010-09-01 10:22:20)
标签:

文化

中日

书法

分类: 文化艺术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0/08/28/20100828271141-2080.jpg文/本报记者  胡杨  图/王红超

  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8周年,由西安书画艺术院、日本<泉>现代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日现代书法展》近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在展出的两百多幅作品中,日本书法继续保持了汉字、近代诗文、假名、篆刻等几大门类,中方作品则更侧重于现代书法和刻字艺术。
  
草根交流下的碰撞

  书法,是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毛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书家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绪发泄的途径,所以,书法不仅是水墨黑白的构成艺术,也是书家表达感情的表现性艺术。目前中日书法差别最大的地方也许就是中国书法更强调功底,而日本书法则更注重内心想法。
  日本泉书道会会长后藤幽泉的《海鸣的声》,乍看并不像是书法作品,也很难看出具体写的是什么字,作者讲解,这是他在海边看到火山喷发后留下的斑斑灰烬时联想到大海在哭泣,心中感触万千,作品由此而来。桃井祥谷的作品集禅意、书法、绘画于一体。作品上半部分是三行象形“心”字,就像是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洒在大地、房屋上,雪落有声,作者内心感慨不言自明。在日本佛法中房屋一般为五层,由于大雪覆盖,所以在画作中就只能看到四层,寓意是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无缺的。
  综观当天展出的中国作品,无论是吴三大的书法,还是王西京的《板桥小像》,无不显示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深厚底蕴,比起以往展出的一些作品都有所调整。但比起日本作品都略显中规中矩。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0/08/28/20100828271153-1550.jpg中国书法亟待普及
  活动主办人安木先生介绍该展览是中日民间的书法爱好者自发举办的,每两年一次,在日本和中国轮流举办。他说:“在日本举办这样的书法展,每天参观的人数不下五六百,而在中国参观者却寥寥无几。”日本的书法爱好者大概有两三千万,平均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练书法的,称得起书法家的也有100万之多。举办这样的展览,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思考。
  与中国人临帖临碑不同,日本人不拘泥于传统,也不因国际影响而减弱书法风格特色,而是在新形势下发展和弘扬,形成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形式,创作出既有本国特色又能面向世界的好作品。
  反观中国,书法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陕西是一个书画名家辈出的大省,如何在市民中普及书法艺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历了韩国成功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我们仍然沾沾自喜传统文化时,是不是也应该担心,是否有一天书法也会被冠以“日本特色”。到那时再质疑“书法怎么就成了他们的”未免为时已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