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导报:白水杜康商标“拉锯战”胜出
(2010-08-25 10:55:57)
标签:
经济导报城市经济拉锯战杜康白水财经 |
分类: 金融经济 |
http://www.ceeh.com.cn
本报记者 王晖 实习生 符伟静
谁会想到,当年曹操一句大气磅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将近两千年后的市场经济时代,在酒类品牌中,令陕西、河南三家酒厂为之争夺27年,竞相标榜正宗,同时又被利益裹挟。试问,谁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近日,白水杜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白水杜康”)收到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行政裁定书》,称河南杜康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撤诉,“白水杜康”胜出。至此,争持27年的商标权尘埃落定。
“杜康之争”从此偃旗息鼓。然而,如何发掘“杜康”品牌的文化底蕴,仅靠文化包装还远不足以让陕西杜康酒在市场站稳脚跟。“还需要营销模式的改变,正确做好产品的市场定位,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利用现有的品牌优势,深入挖掘品牌的内在价值,使之发挥最大功效。”一业内人士分析说。
事实上,市场的竞争永远不会结束,因为文化品牌之上,产品的品质才是最终的赢家。基于此,一场新的较量已经拉开帷幕。
白水杜康“涅槃重生”
“河南杜康的撤诉意味着,从法律程序上商标纠纷已经结束,以后即使(河南杜康)‘翻脸’再起诉,也会遭到不予受理。因此从注册合法化来看,杜康商标纠纷已尘埃落定。”北京市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永森说。
事实上连年的纠纷,的确使得杜康品牌处境非常尴尬:商标价值贬值,整体份额萎缩。曾有报道说,杜康商标的市值已从鼎盛时的50亿元,锐减至1亿元。
“商标案落定,会促使白水杜康引入战略伙伴的事宜尽快确定。”陕西杜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军认为,“白水杜康”商标的合法化使用,对公司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有决定性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对白酒行业感兴趣的企业颇多,但是白水杜康在选择投资对象方面,控股、参股方面还比较慎重。之前,有消息传出,中粮集团打算与白水杜康合作,但是最终没有达成。最近白水杜康又传出和海航合作的消息。
“我们与海航有过意向性的协议,他们要在股份方面占优势,要控股。但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是我们控股,其他合作企业参股。”白水杜康酒厂行政部办公室主任张宗贤认为,海航与其合作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品牌优势,二是品质优势。
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杜康酒没有发展壮大,一是由于受到产能限制,二是“杜康之争”的制约,品牌没有很好的融合。如今商标权终于“花落陕西”,即便不考虑“逐鹿中原”,商标的正常使用也使得白水杜康“涅■重生”。
深耕品牌之路
“目前,发展品牌已经成为白酒企业的关键,市场多元化、灵活应对市场将是企业营销策略的重点。企业要做的是先把几个重点市场做好,等练好内功后再进军全国市场。”一分析人士指出。
据了解,目前白水杜康在外省的销量占90%以上,每年产值可达三四亿元。据估计,白水杜康拥有合法商标后,每年的产值可增长35%至50%左右。
陕西白水杜康赢了官司,这是法律基于市场竞争的必然,是依据事实作出的裁断,但是,正如白水杜康酒厂张红军所言: “我们有信心用质量赢得市场,用管理争夺效益,就像奥运会上运动员一样,包容、谦和、和谐、发展。”
张红军认为,中国的高端白酒发展空间很大,随着经济的强势发展,对奢侈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作为第一大市场,应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内任何一个酒都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酒)历史长,从价格、销售,到品牌的发展意识上却赶不上欧洲的品牌。
但实际上,品牌的发展最终要落脚到企业规模的扩建上,目前白水杜康的主要生产基地还集中在渭南地区。
“白水杜康要做的应该首先是扩展规模。”张红军说。为了配合市场的快速发展,白水杜康一期基地建设正在进行,预计2011年3月130000吨的酿造基地将投产。不过白水杜康的远期规划是5000吨的清雅香型白酒的酿造基地。
“目前酒厂正在进行扩建,征地100多亩,扩建5000吨研究生产基地,此项目近期开始。”在谈到下一步的战略规划时,张宗贤表示,杜康集团将在产量、销量及质量上逐年提升,利用5-10年时间,把杜康这个品牌提升为全国酒业十大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