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导报:农民进城落户成市民

标签:
农村居民经济导报养老保险周根陕西省杂谈 |
分类: 金融经济 |
http://www.ceeh.com.cn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0/08/07/20100807141150-4660.jpg
本报记者
1982年,在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中,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想方设法离开土地,最后无奈之中又回到土地的人生故事,折射出一代知识青年渴望改变农民身份的艰辛历程。
实际上,中国农民进城的脚步从未停歇。农民,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职业,它在中国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也正在日渐模糊。
日前,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今年9月开始,陕西省农村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进城落户。
据悉,今年陕西省计划实施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40万户,以后逐年扩大。
一纸落定,农民工落户城市开始“逐步放闸”,为打破城乡壁垒、消除二元结构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自愿进城落户
在张家堡人力资源市场上揣着毛刷等活儿的周根明,这两天最关注的莫过于自己的户口问题了。
“听同乡说咱也可以是城里人了,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条件,看能不能把户口落在西安。”32岁的周根明从蒲城来西安打工已经7年了,为了孩子能在西安上学,早已不在乎户口的他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使他动了心思的原因,源于日前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意见》。
该《意见》对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确定了4个原则、3个条件、6项鼓励政策。
原则上,是否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可以自愿选择;选择享受城市政策待遇的实行城市居民制度,本人和随迁人员享受城镇居民待遇;选择享受农村政策待遇实际已居住生活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实行城市居住制度;鼓励以在中小城镇落户为主。
“只要有稳定的工作或收入来源,有经常的居住地,愿意参加社会保险,满足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在城市和中心城镇落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选择在西安落户,则需要连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8年;而要在其他设区市落户,则需要连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5年。县城、中心镇只要首次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这些政策多好啊,如果我当上城里人,娃就可以在西安上小学了。”周根明对落户西安抱有强烈希望。
再次降低门槛
但是,令周根明们感到头疼的是,想要符合三个条件,却不是那么容易。
“除了居住地外,其他的两个条件我都不符合。”周根明有些沮丧地说,像他们这种低收入的农民,几乎没有人同时符合三个条件,连有经常居住地的人也寥寥无几,养老保险更无从谈起,大部分人甚至连“连续的工作且已签订了劳动合同”这一条件都不符合。
对于在西安经营生意的外地商户来讲,大部分人都有经常的居住地,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连续缴8年养老保险”又将他们拒之门外。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缴纳了养老保险的仅仅是极少数。
“为了孩子上学,如果可以补缴养老保险的话,我们也希望能进城落户。”太白南路商业步行街上开服装店的外地店主朱平表示。
据了解,市人社局已起草了一份相对较为成熟的《实施办法》,上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审议。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0/08/07/20100807151107-9430.jpg加速城市进程
陕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民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其中不少人已多年在城市打工、生活,但是受现有政策的影响,他们还享受不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为争取自己合法的权益,近年来陕西农民工要求放宽进城落户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实际上,早在2005年,陕西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就作出明确规定,在全省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及其他性质的户口类别,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即一元化管理,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
2009年,陕西省实施优秀农民工落户工作,已对农民工中的国家、省、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高级技工、技师,以及其他有突出贡献者,优先予以落户;对于国家表彰的2008年全国优秀农民工,已办理了在就业城市落户手续。
今年年初在西安举行的陕西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明确提出,今年陕西省将由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尽快制定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的政策规定。
据了解,按陕西省目前状况计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可转移40多万农村人口,拉动300亿元投资和1.5%的GDP增长。仅在陕西省107个重点镇,3年按照初步具备城镇基本功能的标准预计投资120亿元,可带动住宅及其它投资600亿元。
相关专家表示:“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民的3.66倍,也就是说,1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每年是3个半农民的现金消费水平。今后每年若有100万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按每人每年消费增加7000元计算,就可以为陕西省增加约70亿元的消费,还能节约大量村庄建设用地。”
同时,从今年到2015年末,西安市计划开建公共租赁房面积将达到373万平方米,共11万套,提供给包括大学毕业后在本地就业并逐步融入城市的外乡人及未获当地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预计房租最高不会超过同等地段房租价格的60%。